第164部分(3 / 4)

小說:仙家農女 作者:開了

你來我往中過去了,日子便來到了七月,寒家的麻田終於迎來了收穫期,頭麻可以收割了。

這對寒家來說可是大事,在此之前,寒家其實一直是靠著從元寶山上得來的藥材、野物和山貨支撐著的,想要發展壯大,僅僅如此肯定是不行的,這第一批麻便顯得尤為重要了。

要是整治得好了,楊德彪這個商隊便有了正式啟動的第一批貨源,待他往北走一轉回來,二麻也早下來了,第二批的麻布便能接上,如此寒家的麻布生意,便可進入良性迴圈了,桑園那邊便也有了穩定的資金大展拳腳了。

若是弄不好,一切將停滯不前不說,家人只怕也會深受打擊,再者楊德彪那支商隊只怕也會對他們家失去信心,如此後果,對剛起步的寒家,無疑是一個致命打擊。

所以這次的頭麻,是容不得半點疏忽的。

秀孃的擔心自不必說,甚至都動了念頭要把寒爹爹父子給叫回來,只是寒初雪另有考量,以寒家父子也沒種過麻,把他們叫回來了,除了會影響哥哥們的遊學計劃並沒其他作用為由,勸服了秀娘。

當然私底下,寒初雪自己也是有些小緊張的,畢竟對麻這玩意,她知道的真的不多。

所以收割前夕她把黃家叔侄和劉家的人都叫到大廳來開會了。

待眾人各自落座後,秀娘在寒初雪的示意下,鼓著勇氣,笑看向黃師傅和劉家當家的劉冠,“黃師傅、劉師傅,咱家這是第一次制麻,不知兩位可有什麼建議?”

黃師傅並不是寒家的人,而算是寒家的客座,所以便率先開了口,“寒夫人,老實說,老頭子叔侄倆種麻是好手,但整治麻卻不太在行。”

這也正是他當初會提醒寒初雪必須請些會整治麻的好手的原因。

秀娘明瞭的點點頭,又看向了劉冠,“聽說劉師傅一家是這方面的好手,這麻要整治好,可要做些什麼準備工作?”

自己一家為什麼會被看中買下,劉冠剛到寒家便已知道了,雖說寒家的這小麻田比起之前邱從豐的麻田根本不能比,但寒家的人對自己一家的關懷也不是邱從豐可比的,將心比心,他自是更願意幫寒家。

當下便笑道,“稟夫人,這麻的枝莖的韌皮必須和外皮分開,單抽出來才能加工成麻,而且為了使它更柔韌便於日後的紡織,還需把它上面的一層膠質脫落了方可,這膠脫得越好,這麻的質量就越柔軟,織出來的布就會更好。”

秀娘往日整治過葛藤,大致也能聽明白劉冠在說什麼,可又不完全明白,一時間蹙起了眉頭。

寒初雪倒是聽得腦中靈光一閃,想起了一些什麼。

“劉師傅,您的意思是要先剝落表皮,揭出韌皮纖維,而後脫膠,如此才能最後提取出可供紡織的麻,可對?”

寒初雪這話,來源來現代得知的一些相關知識,不過幾個相關術語都極為貼切,雖然說法有些新鮮,劉冠還是聽明白了,點頭道,“大致是像姑娘所說的,不過老夫的辦法倒是可以把這兩道工序一道完成。”

寒初雪頓時來了興趣,“不知劉師傅有什麼辦法?”

劉冠笑了笑道,“其實也沒什麼神秘的東西,就是像夫人往常整治葛藤一般,取用漚漬法。”

這次秀娘完全聽懂了,“也就是說這麻和葛的整治方法是一樣的?”

這時劉冠的兒子劉勇忍不住解釋道,“夫人,表面上看是一樣,但對於漚漬的水質和時間的控制卻是極有講究的,水若不清則麻會發黑,水少則麻脆易斷,漚漬的時間過短除去的膠質不夠,麻就不容易抽出,若是時間太長,脫去的膠質過多,麻又容易受損。”

秀娘和大丫聽得直想轉蚊香眼,好複雜的說。

以指輕點著椅子扶手,寒初雪輕蹙著眉頭,劉勇所說的時間掌控問題,其實就是一個脫膠問題,若不脫膠,抽取出來的麻纖維過硬,不宜紡織,即使可以,那布質也會側向於粗硬,只能算是劣等布,脫膠過多,麻纖維的強度和長度受損,自然也織不出好布來。

“這漚漬法需多長時間?”

她可記得上回娘和姐姐整治那割回來的葛藤可花了不少的時間,現在不只是自家的麻熟了,就是田裡的稻子也要熟了,到時候自家請的那些長工可是全要回去割稻子的,人手立即就會出現短缺。

劉冠不知道她擔心什麼,不過還是照實說了,“這要看天氣,若是這段時間天氣一直豔陽高照,十來天便可了。”

“那萬一下雨呢?”

劉冠愣了下,“這段時間應該不會有雨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