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骨的。
她回來的時候都已經是四月了,可晚上兄姐睡覺的時候,蓋著那簿簿的一張打滿補丁的被子,還是會打抖的,眼看著冬天又快來了,她正想著要不要進元寶山獵些野兔狐狸什麼的,用它們的毛皮給家人作被子,沒想到這回楊德彪他們倒是先收了一堆回來。
對於她這想法,楊德彪也極贊成,懷集他沒少來,這邊的情況自然也清楚,而寒家是什麼出身他也心裡有數,所以這次換的都是些小毛皮,否則以寒家這次帶去的糧食又是在京城就地換的,還真換不回這麼多的皮料的。
“等下回我們直接去北地換,那就可以換些大件的毛皮,到時侯不僅能當被子,還能給老爺他們做大衣,到了冬天就更暖和了。這次這些,縫個被套,把這些毛皮填充進去或是用布單作面直接縫成被子,也都合適。”
這些主意確實不錯,寒初雪當即笑道,“好,等會把劉家媳婦喊來,讓她領著另兩家小媳婦一塊做。”
劉家父子擅整治麻,而劉家媳婦女紅十分出色,這種活交給她準沒錯。
楊德彪又繼續開啟另一個袋子,伸手往裡面抓了一把出來,“這是玉米,聽那些人說這東西就是乾旱些的地裡也能長得挺好的,而且吃起來味道甜甜的還頂肚子,也可以磨成玉米粉,作出來的餅子味道也挺不錯的,老爺當時還吃了不少呢,所以我們也就換了一袋子回來,想著看能不能在這邊試著種。”
玉米是什麼,寒初雪可能比楊德彪還清楚,看到他抓起的那一把玉米粒,眼睛就已經亮了。
懷集這邊可能是因為稅糧只收稻穀的緣故,也可能是官府有意為之,反正百姓們種的東西都挺單一的,基本都是水稻,就是一些旱地,也不少像寒家以前那樣種了旱稻,再者就是種些蕃薯芋頭那樣的粗糧,這也正是寒初雪會交代楊德彪出外時注意收集一些懷集沒有的物種的原因,想想華夏那豐富的飲食文化,她就不由替懷集的百姓們叫屈呀。
抓起一把黃燦燦的玉米粒,寒初雪滿臉的笑意,“好,等遲些日子我們去莊子裡就把它們帶上,明年種上。”
若說楊德彪還擔心不知種不種得活,寒初雪可沒半點擔心的,這玉米對生長環境的要求真心不高,她記得在華夏基本是全國都能種的。
楊德彪接著又開啟一個袋子,“這是小麥,老爺本來不想要的,說這邊種不活,不過後來聽說羅家給了一個莊子,屬下還是跑去買了一袋,若是能種活,也算是能多一種吃食。”
小麥寒初雪瞭解得並不多,但她記得華夏偏南的地區好象也有種小麥的。
雖說懷集這邊的人還是以米飯為主,但麵食其實有時吃吃也挺好的,尤其是一些老人家或者病人,而且這麥子磨成面了能做的東西還挺多的呢,要真的能種活,不說正餐就是早飯也能豐富不少。
“楊大哥你這想法好,這些種子到時侯我們全拿去莊子上,全都試種,最好還能找到會種的人,我想這樣子成功率還能再高一些。”(未完待續。)
第523章 好事近了
雖說這次楊德彪他們沒換回什麼稀奇的物種,不過換回來的東西都挺實在的,寒初雪還是很高興的,果然人挪活,樹挪死,人想發展還是需要到處走走的。
而楊德彪因為自作主張換了一袋麥子回來,本還擔心這個不簡單的二姑娘會不高興,沒想到能得到她的肯定,別提多高興了。
“姑娘放心,我跟兄弟們說說讓他們找找會種的人,到明年春耕前一定能找到的。”
春耕?
寒初雪驀的腦中靈光一閃,想起來了。
“楊大哥,你這是冬小麥還是春小麥?”
楊德彪愣神了,“小麥還有這樣分的嗎?”
寒初雪摸摸額頭,顯然楊德彪買麥種的時候根本沒想過這問題。
“當然是有分的,在北地因為太冷冬天不可能種得活東西,所以種的都是春小麥,而像我們這邊天氣比較暖和的地方,種的則是冬小麥,而且我記得春小麥磨出來的麥粉可不如冬小麥的好吃,當然最主要的是這兩種小麥播種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若是弄錯了,就是種下去了也不可能會有收穫的。
楊德彪聽得直愣眼,他還真沒想到原來這小麥還有這麼些講究,當時也沒多想,就興沖沖的跑去買了一袋,也沒問清楚人家,懷集這邊的人要小麥主要就是為了磨粉作麵食,萬一自己買回來的是春小麥,磨出來的粉不好吃,那豈不是白忙活了?
看他這模樣,不用他說寒初雪也能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