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2 / 4)

小說:散花 作者:不是就是

“從未見過。長什麼樣根本不知道,姓甚名更無從得知。”我說。

我的友笑道:“有意思。可你卻是他的知音。不,應該說你是他這世上惟一的知音。哎,他知道你嗎?”

“不!”我說,“他可能根本不知道我的存在。”

我的友忽然停住不再說話,手中的筷子也停下來,因為歌手那邊又輕輕唱起來。我的友聽得用心,彷彿也有些投入了。他忽發感慨地說道:

“來失戀不單苦,也這麼美。”

我說:“在藝術中,痛苦的東西愈美就愈深切。”

我對大地震的親身體驗是,第一下並非左右劇烈搖擺,而是突然向上猛地一彈,所有東西和人都往上猛地一蹦。我妻子對大地震體驗是門框下邊才最安全。她當時摔倒在門框下邊,地震時屋裡屋外磚瓦落如急雨,但憑仗著門框的保護她居然沒受到一點傷。

這次全世界都知道的大地震總共擺了四十秒鐘。我樓下的鄰居後來說,他們聽到我從始至終一直在拼命叫喊,我說我不知道。據說這種喊叫是人的一種本能的反應,是在釋放心中的恐懼,自己並不知道。但在那地動山搖時,我卻聽到兩聲來自後衚衕的高聲的呼叫。我太熟悉歌手這種帶著磁性的聲音了,但我怎麼也不會想到這是我聽到的他最後的聲音。

樓頂上的歌手(6)

大地震的第二天,我爬上自家的破樓,在坍塌的廢墟成堆的瓦礫裡,尋找可用和急用的衣物。地震中,我的屋頂沒了,一切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房間靠後衚衕那面大牆,帶著後窗戶一起落下去。現在對面的樓群一目瞭然。我像站在一座山頂,看另一片山,感覺極是奇異。這片上了年紀的老樓早已鬆鬆垮垮,再給大地一搖,全像狼牙啃過了一樣。突然,一個景象闖進我的眼中,令我愕然。對面屋頂那歌手的小屋消失了,成了一堆磚頭瓦塊,遠遠看,像一個墳冢。

他呢?被砸了還是僥倖逃生了?

兩年後,我的小閣樓修復了,只是把先厚重的瓦頂改成簡易的木頂。但對面歌手那小屋卻一直沒有重建。待他那堆震垮的瓦礫清除乾淨後,整片樓頂重新鋪過油氈,黑黑的,一馬平川,反射著刺目的光,看上去很異樣。望著對面這空蕩蕩的屋頂常常牽動我的是那歌手的下落,他是否還在人間。

我又到他那片樓裡去了一趟。此時“*”已然結束,再去打聽那位歌手不必提心吊膽。奇怪的是,那樓裡的鄰居竟連他叫什麼也說不清楚。只知道他地震中受了傷,被人抬走了。但他被抬走的,抬到哪兒去了,沒人知道。

那時代,人對人知道的這麼少。

三年後的一天晚上,我到不遠的“三角地”那邊的地震棚去看一個朋友,聊天聊得太長,回來已挺晚。街上很黑,也很靜。秋葉清新的氣息呼吸起來很舒暢。走著走著,後邊傳來一陣歌聲,像風一般吹到我的背上。我立即被熱烘烘地感動起來。這歌是那時候傳唱最廣的《祝酒歌》。歡悅裡邊含著很深的苦澀和傷感,這是那個時代特有的情感。然而我不只是為這支歌而感動。更讓我驚喜地發覺哎呀,不正是那失蹤已久又期待已久的歌手的聲音嗎?真的會是他嗎?

我扭過頭,只見唱歌那人騎著車,從街心遠處一路而來,歌聲隨之愈來愈近。

可是在這短暫的時間裡,我又不能立即確定這就是那歌手的聲音。因為我聽過他的歌是沒有歌詞的,現在卻唱著歌詞。這聲音聽起來就有點似是而非了。就在猶疑之間,唱歌的人騎車從我身邊擦肩而過。這一瞬,我看清楚了他,一箇中年男人,頭髮向後飄著,瘦削的臉上線條清晰,眉毛很深,他唱得很動情,神情完全投入到歌裡邊去了。可是我從來沒見過他呀。反倒是愈看清楚他,愈不能斷定了。跟著他已跑到我前面十幾米遠,馬上就要走掉,我心一急,一舉手,待要招呼住他,卻忽然控制住自己。如果他不是那歌手,不是會很尷尬,而且更失落嗎?世上的事,有時模糊比弄清楚更好。希望不總是在模糊中麼?於是我佇立街心,目光穿過黑夜,跟著他的身影與歌聲一同遠去,直到消失在深邃的夜色裡,我卻還在下意識和茫然地舉著一隻空手。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夕照透入書房

我常常在黃昏時分,坐在書房裡,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帶來的那一種異樣的神奇。

此刻,書房已暗下來。到處堆放的書籍文稿以及藝術品重重疊疊地隱沒在陰影裡。

暮時的陽光,已失去了白日裡的咄咄逼人;它變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