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小說:百變華爾街 作者:車水馬龍01

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是稱霸華爾街的第一代征服者。這些人大都沒有什麼顯赫的社會背景,他們能夠出人頭地是因為卑鄙無恥或者陰險狡詐。他們很快吸引了全國人民的眼球,民眾把他們視為拿破崙式的英雄,部分原因是因為這些人並沒有什麼來頭,從出身卑微到腰纏萬貫,這些白手起家的富豪們似乎是美國夢最輝煌的版本。其他人自然是緊隨其後,亦步亦趨。甚至有些像摩根這樣擁有美國上層社會貴族血統的人也向他們歡呼致敬。無論出身如何,他們都有一副一鳴驚人的姿態。正是這些人一手締造了這個金融帝國。他們是自然力量的征服者、市場的征服者、別人的征服者,也是他們自己的征服者。他們一生都在不屈不撓地與命運抗爭,哪怕地獄烈火的毒焰勁吹,也從來都是鎮定自若,甚至連眼睛都不眨一眨。當小人物陷入極度恐慌的時候,巨人們仍然泰然自若。如果環境允許,他們就可能變成肆意妄為、橫行霸道的人。華爾街英雄體現了男子漢大無畏的非凡氣概。從奠基華爾街的這一代“山頭大王”們開始,華爾街舞臺上的戲劇語言一直大量借用綠林好漢的話語,包括西部牛仔的黑話、古希臘神話以及中世紀神話。持槍的歹徒與強壯的獵人、壯碩的巨人與蛇發的女妖、封建貴族與白人騎士,這些戲劇人物在華爾街虛構的峽谷地帶追蹤著他們的獵物。在菲斯克與範德比爾特的時代,捕獲獵物是相當容易的事情,可是在這個資訊暢通無阻的時代,邁克爾·米爾肯(Michael Milken)垃圾債券之父。——譯者注0則棲身於一個具有孔武剛健氣質的雄性世界。

華爾街的貴族與騙子姑且不表,即使是華爾街的英雄人物也引起了美國民眾最深刻的質疑。美國人被自己崇拜的那些人震懾了。華爾街似乎是誕生罪人的地方,道德墮落者以及社會頹廢者混跡於此,不勞而獲、腰纏萬貫的傢伙簡直是俯拾皆是。對於一個衷心地、即便有時也會假惺惺地、故作神聖地信奉勞動道德規範和勞動尊嚴的社會來說,一個令人病入膏肓的潰瘍膿包正在逐漸蠶食這個共和國的道德意志,這樣的現實情況確實令人擔憂。畢竟,大多數美國民眾震驚地看到了華爾街神秘的(不僅是偷偷摸摸的,而且是極其危險的)賭博方式,而19世紀的新教思想曾把賭博視為一種十惡不赦的滔天大罪。更糟糕的是,華爾街的賭博遊戲還涉嫌故意欺詐,這種遊戲青睞那些擁有特殊優勢的內線交易群體。還有更糟糕的情況,華爾街雖然像寄生蟲一樣積累了驚人的財富,但是其賴以生存的宿主卻是飢寒交迫的農民、汗流浹背的產業工人、克勤克儉的企業家。誠實勞動的果實變成了他們的盤中美餐。華爾街的罪人都住在一個道德方面的古拉格勞改集中營裡面。在這種貪戀物質享受的社會里,人們必須把物慾橫流的貪婪之輩區隔出來,讓他們接受起訴然後將他們流放,這樣人們內心才會有一點兒安全感。否則的話,貪婪在社會各界將會猖獗得一發而不可收。在集中營裡,華爾街的寄生蟲終日沉溺於爾虞我詐的投機活動。他們賭博成癮,蔑視勞動。如果金錢足夠多的話,他們還要炫耀花哨的排場,身穿自命不凡的服裝出現在金光閃閃的晚會上。對於浸淫著新教的原罪意識卻又同時物慾橫流的美國文化來說,華爾街是一個完美的替罪羊。華爾街無德小人的醜陋面目讓鍍金時代的一切都顯得黯淡無光,在半個世紀之後的經濟大蕭條中,它仍然不時地出現在美國人的想象之中,並且以戈登·蓋科(Gordon Gekko)這一電影人物形象重新出現,蓋科就是因為說出“貪婪是好事”這句電影臺詞而臭名遠揚。

前言(4)

在美國人心目中,所有這些華爾街人物,無論是自命不凡的貴族、老謀深算的騙子、帝王一般的英雄,還是喪失靈魂的罪人,他們在社會交往及心理上都與普通美國人民有一定的背離。大體上講,直到最近,華爾街仍然還是一個相當排外的封閉王國,億萬人民驚奇或者厭惡地注視著這個地方,但是他們很少認為這是屬於他們自己的地方。在我們這個時代,這種情況已經大有改觀。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華爾街的“*化程序”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高歌猛進。突然之間,平民百姓也收到了華爾街的邀請,在那兒他們似乎變成了一見如故的老朋友。自由市場思維的勝利為他們鋪平了道路。同樣地,20世紀50年代,“華爾街是我們大家的華爾街”這種心態第一次得到了堅持不懈的宣揚,提出“看好美國”這一口號的人是查爾斯·梅里爾(Charles Merrill),美林財團的創始人。在20世紀末的25年裡,美國的去工業化已經降低了“生產勞動”的分量,而勤勞原本是美國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