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丁一愣愣的憑著冬夜裡的寒風嗖嗖的從身邊吹過。
腦海裡‘發展’這兩個詞不斷的閃現著。
談發展容易,但真的要發展卻真不是那麼簡單的。
有錢?招供奉?
好吧,丁一到這會也只是招來了一個不知道腦門是不是被門板夾過了的慕乾而已。
至於其他供奉?鏡花水月而已…看得到卻摸不著。
剛來的時候,丁一也只當是這驪山會幫內一派烏煙瘴氣,這樣的氣氛也確實很難有所發展。
那會丁一隻當是因為這種氣氛,也因為驪山會的名聲不怎麼樣,所以才會淪落到蝸居於一個小縣城裡,靠著經營青樓過活而已。
而後來對驪山會的現狀有一定了解之後,丁一才逐漸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
沒有足夠的傳承。
驪山會有自己的武學,但那只是一套卻了內功心法的劍法而已。
而且《飄雲劍法》修煉起來非常不易,當時的驪山會除了戴長老以外,也就丁一能夠流暢的使出這套劍法而已…其他人?那些人除了會拿著把長劍刷刷姿勢…根本就不會任何劍招。
幫會和門派的區別在那裡?
丁一還依稀記得,很多小說里門派就代表著所謂的正義,而幫派往往都是一些不倫不類黑不黑白不白的存在,遊走江湖的永遠都是那些從山門裡下來的傢伙,行俠仗義的也往往都是他們,而在江湖上燒殺搶掠的好像無不例外都是什麼幫什麼幫的那些人…
更有甚者,門派往往都是唱主角的,而幫派?君不見巨鯨幫、鐵掌幫等等一連串幫派都在各大小說裡領盒飯打醬油麼?
丐幫?好吧,其實丐幫也是打醬油的!
而幫派和門派最大的區別在那裡?
各個門派往往都有自己的武功傳承,往往只要沒被人滅門,只有還有一個人活著就可以依靠自己山門的武學在圖後事,即便到時候不能風風光光的…也好歹能繼續生存下去。
為什麼會這樣?門派是以武功作為傳承,而那些弟子也往往都以弟子自居,秉承傳統弘揚傳統似乎就是從接受所在門派武學教習時就已經被澆注進思想裡的東西,而一旦門派有難這些弟子往往都能為自己的門派拼命。
這…就是傳統,就是一種門派裡流淌著的傳統。
而幫派呢?
烏合之眾!
是了,江湖上幫派往往是依仗著人多,但高手卻往往沒有幾個,組織鬆散大點的幫派會在各處有分舵分堂什麼的,靠著一個總舵或者總堂掌控全域性,然後做一些生意,再用金錢維持著整個幫派的運作。
幫派裡,往往會有一定數量的死忠,而這些死忠多數又是那些既得利益者,至於底下的幫眾?好吧,他們比領盒飯的龍套都不如,這些人往往都是拿著一天五十塊津貼的群眾演員而已,一旦有事或者看到幫派面臨巨大危險,這些人往往也是跑的最快的。
所以…幫派其實就是一個介乎於嚴謹於鬆散之間的組織,一個用利益構建起來的社會性團體,武功沒有統一的,而人員構成也是三教九流的。
至於傳承…幫派唯一的傳承或許就是產業,大大小小的那些能帶來利益的產業而已。
“幫主,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啊!”
第二天中午,丁一便把戴長老和王誠喊到了自己的房間裡,驪山會僅存的三個‘幹部’開始為驪山會日後的發展商量起了對策。
說話的是戴長老,老戴對於丁一所說的那些其實很是滿意,只是…這幫派的發展的確也需要從長計議,他始終認為發展不宜過快,否則還會和之前那樣招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幫主,屬下也認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目前幫裡只有一門野球拳可供門人練習,但…請恕屬下直言,野球拳實在不是長久之計,驪山會想要壯大,還需一門立派武藝才行。”
王誠考慮問題的角度和戴長老是有區別的,老戴多少有點保守,而王誠想的只是目前幫派沒什麼好的武藝,招了人進來…最後也不會提升多少戰鬥力而已。
“長老,師傅當年將幫主之位傳授與我的時候,便囑咐我定要讓幫會壯大起來,讓天下之人都知道我驪山會。發展之事我也考慮了許久,我們不能老這樣安居於這驪山縣,長久這樣安逸下去…遲早會沒了雄心壯志。而不壯大起來,臨縣的虎口幫或許…還會成為我等的噩夢。”
丁一看著老戴,也著實感嘆這老頭歲數大了…似乎年紀大的人都會偏安於安逸的生活。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