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瞪目的北京展 走出北京國際展覽中心1號廳,筆者只向對面一幅迎風抖動的巨大廣告望了一眼,視線便再也不能移開。胸口如遭重擊,生生作痛。 那幅廣告分明寫著17個大字“關注客戶需求,華為客戶化網路解決方案”。筆者在從事市場研究期間,和銷售前線的許多同事在談及華為時,都對華為網路方案中所體現的使用者為導向的思想非常關注。在參與網路規劃部工作後,更加意識到針對具體的使用者需求提供網路設計方案的重要性。 然而,當我們僅僅還是“意識到”的時候,華為已經在這次展會上開始大張旗鼓地宣稱“客戶化網路解決方案”了!而參觀華為的展臺,華為相對於上海貝爾的技術、營銷優勢,更加毋庸置疑。 (摘自陶源智業,暑名上海貝爾陶洪波《華為進攻》一文,標題為作者所加) 就像房交會是房地產價格的風向標一樣,通訊展是各大通訊公司展示新產品以及全新產品營銷理念的舞臺。由於通訊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需要新產品的配合,通訊展已經演變成通訊巨頭們磨刀霍霍、短兵相接、甚至拳打腳踢的戰場了。 距北京展的1個月左右,華為便開始正式成立專案組,專案組的成員超過100人,可以相當於一個不小的IT公司了。總裁、副總裁幾乎全數描眉打眼,披掛上陣。 緊接著各個辦事處開始邀請客戶參觀,就按每個辦事處邀請100名客戶來算,全國就有3000名客戶,這還是我保守的估計。據訊息靈通的同事說,2000年的北京展,華為總共邀請和接待了5000名客戶!暗自一算還真差不多,我這一個客戶經理在2000年的通訊展中就帶了10名客戶,僅僅杭州一地的客戶經理有15人左右。我們就按總共3000人算吧,3000名客戶是什麼概念?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個數字很可能是幾大通訊廠商邀請客戶的總和。 3000名客戶入住五星級酒店,而且還要離北京國際展覽中心不遠,這要多少個房間?北京飯店、貴賓樓、王府、崑崙、長城、中國大飯店等等五星級飯店到處都是華為人和華為客戶,最後包括香格里拉,甚至西苑賓館都用上了。 您說,這不是有錢燒的嗎?是在燒錢,關鍵時候就得燒錢。 第一輪,先住在北京飯店。 說實話,住過北京飯店的不多吧。五星級飯店多的是,但北京飯店多少有點像飯店業的圖騰吧?! 第一輪,你心中就有些感觸了吧? 第二輪,華為拉著你參觀展覽。 很多重要的客戶,廠家都打破頭去請,但敵不過華為,客戶都參加“華為團”來了,既然是跟著華為來的,華為的展臺肯定是參觀的第一站。同志們,想象想象,3000人即使不在同一個時間裡來,分散在幾天也是蔚為壯觀啊!要知道,還有多少過客,還有多少老百姓,還有多少專門來收集資料和手提袋的大學生啊!而且,華為不僅僅是讓客戶看看展覽而已,還有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給你講解。你就看吧,華為的展臺前人山人海,就跟打擂臺一樣,就跟過去小姐找夫君滿街拋繡球一樣,那個場面誰見了誰都得激動。這個社會就怕兩個字:人氣。客戶雖然也有幾分明白是華為人的邀請,但是他們也不得不尋思:難道大家都看上華為公司了? 看完熱鬧,你再看門道。滿臉都寫著“IT”的華為技術人員帶你逐個參觀華為的產品,08機已經不講了,和你講軟交換了;固定少講了,和你暢談移動了;產品不講了,和你展望面向未來的網路解決方案了。他時而伸長脖子聽你發表意見,讓你覺得虛榮心得到滿足;時而看你聽得瞳孔放大、神情恍惚,他就講得縱橫開合、雲山霧罩,讓你頓生崇拜之意。 懂與不懂的惴惴之間,你又被請到展廳上的休息處小坐。上得臺來,只見賓客滿堂,熱氣騰騰。公司自稱副總裁的人站起來笑臉相迎,副總裁再對你彙報一番華為公司的發展戰略、對技術演進趨勢的理解,雖然您貴為局長,可技術底子早就被歲月耳鬢廝磨得差不多了,突然間遇到一個技術高人,還真有些冒汗。此時副總裁同志話鋒一轉,恭敬地向你徵求對華為的意見,你突然間才想起,誰跟誰啊,我才是客戶呢! 起身離開華為前往其他展臺,沒有了華為人山人海的壯觀,沒有了講解人員“煽風點火”的講解,也沒有那麼多的副總裁熱情相迎。你會突然覺得他們的展廳怎麼就這麼小、人氣怎麼就這麼弱呢! 走出展廳,再次引頸四顧,滿眼華為大旗上的半個太陽仍然在對你妖嬈地笑著。 不要以為,華為這就讓你回北京飯店睡覺了。走吧,繼續去中國大飯店,原來那裡有華為的技術講座,華為銷售人員肯定會推薦你去聽你最熟悉的一個主題,因為接下來就有相關的大專案要運作,你覺得這也沒什麼不好,正好聽聽華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