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獻策略微遲疑道:“東家,是為財而來吧!老百姓都知道福王之富,強於國庫,聽說當年福王就藩的時候,光是金銀財寶就拉了多少車,良田和鹽引更是無法計數,堪稱大明帝國富戶中的富戶啊!”
我笑著點點頭,道:“獻策說的沒錯,東家確實是為財而來,國庫一直都是入不敷出的局面,如果能用福王府的藩庫充實一下,裡裡外外,上上下下,都會鬆快一些。”
宋獻策知道崇禎皇帝早晚都會這麼辦,一來可以讓國庫充實一些,二來也可以削弱藩王的實力,雖然國家還欠著不少藩王的俸祿,可有家底的人,誰在乎那幾個俸祿啊!光是田莊的進項就夠幾輩子吃喝用度的。
想是一回事,怎麼做又是一回事,用什麼辦法達到目的很重要,既要有說得過去的理由,又要讓人無話可說,難度頗大。
宋獻策正在思量之際,一個做僕人打扮計程車兵進來躬身道:“東家,吳大人來了,就在外面呢!”
我哦了一聲,進城的時候已經告訴過吳三桂,沒有要緊的事不必見駕,等用到他的時候自然會叫他率兵進城,難道出現意外了嗎?
吳三桂一臉疲憊之色,幾條汗漬順著臉淌下來,身上的衣服和鞋面沾滿了塵土,來到內室見到崇禎皇帝,跪倒道:“東家,京城急奏,是孫承宗孫大人的奏摺。”
孫承宗的奏摺?我叫吳三桂起來呈過奏摺,心中猜測著孫承宗這麼急是為了什麼事呢?等我開啟奏摺看過後,有些傻眼了。
宋獻策和吳三桂看著崇禎皇帝愕然的表情,互相對望一眼,不知道是什麼是讓崇禎皇帝如此失態。
我將奏摺遞給宋獻策,道:“獻策看看,東家有些糊塗了,這可真是讓人琢磨不透啊!”
宋獻策看過奏摺也是摸不著頭腦。奏摺中說的事正是他剛才和崇禎皇帝說道的事。奏摺中說,福王朱常洵上了一道奏章,說是眼見國事艱難,身為皇族子孫有難以推卸的責任,因此決定把福王府名下的兩萬頃土地賤賣給無地的流民,另外福王府也會拿出多年的積蓄連同賣地所得共計三百萬兩白銀全部上繳國庫,為國分憂,為君解愁。
另外在奏摺中還附帶了一份福王府歷年進項的明細賬目表,對比可以發現三百萬兩銀子,絕對是福王府傾家蕩產拿出來的“血汗錢”。
我叫過來吳三桂,吩咐道:“派兩個精細的人,去查訪一下福王府的底細,不用太細緻,大體的概況得來就行,一定要快。”
吳三桂雖然沒看到奏摺中是什麼內容,但是料知跟福王府肯定有關係,當即點頭領命而去。
“獻策,東家有些糊塗,你看出什麼沒有?”吳三桂走後,我問宋獻策,“都說福王是愛財如命的守財奴,這可真把東家嚇了一大跳啊!”
宋獻策皺著眉頭思考了一會,說道:“很顯然,福王府有高人啊!他們對國家的政策看的很準,知道遲早會對他們下手,所以先撇清,讓人找不到他們的毛病,這麼一來,東家想動他們,也動不了了,再說,也沒有了動的價值,因為那三百萬兩銀子,確實不是小數目,拿這麼一大筆銀子出來,福王府再富有,怕也是空了。”
我此時已經從震驚中恢復過來,點頭道:“不錯,福王真的不錯,能做到這個地步,不枉是皇室子孫,知道給這將傾的大廈添磚加瓦,一定要給他一些回報才是。”我沒想到頭痛的斂財計劃竟然這麼輕易就實現了,看來這個福王很上路啊!這就對了嘛!只有這樣的人才會活的長久一些,有機會去見見那個傳說中三百六十多斤的胖子王爺,好好的誇獎誇獎他。
“就加封福王為九千歲,加九賜,見駕免跪拜,獻策以為如何?”我一高興,當即想下旨把這些賞賜給福王。
宋獻策的頭腦很冷靜,想了想,說道:“按說福王此舉確實當得表彰,不過獻策認為不妨再等等看,獻策覺得有些地方不太對勁,可現在又沒有頭緒……。”
我聽了宋獻策的話,頭腦也慢慢的涼了下來,不錯,自從我來到這個時代之後,因為某些效應,歷史發生了偏差,可是也不會偏差的太離譜吧!
歷史上的福王朱常洵和兒子朱由崧,都是著名的草包王爺,優點沒有,缺點一大堆,怎麼可能這麼好心幫助國家度過難關呢!再說他們父子倆是出名的守財奴,是應該再看看才是。
正文 第九十九章 呀呀呸
我和宋獻策正在談論這件事,出去打探計程車兵拿回來一張告示,大意是說福王府的一些惠民措施,其中很有分量的是免除佃戶歷來所欠的舊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