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於基層英軍軍官在得到命令後都有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這是我經歷的兵力對比最懸殊的一場戰場了!”有英軍軍官這麼評價:“不過我喜歡,因為我們是佔優勢的一方!”
對於要上戰場的戰士來說,這當然是個好訊息,因此他們在準備工作上就有些懈怠了,甚至還有許多英軍官兵認為他們根本就連德國人的影子都看不到,只需要乘船登陸然後構築工事就可以了。
不過蒙哥馬利一向小心謹慎,所以從戰略層面上還是做了充足的準備:他集中了將近600門火炮並將其佈置在薩勒諾對面。
對此,英軍軍官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議:“我們的指揮官是不是瘋了,六百門火炮對準只有兩個營防守的敵人陣地!”
可想而知,這些火炮可以從西西里島海岸發射成千上萬發炮彈打越過狹窄的墨西拿海峽向對岸構成一道壓倒性的彈幕以掩護英軍登陸。
甚至為了集中這些火炮以及儲備足夠多的炮彈,蒙哥馬利還將發動進攻的日期推遲了好幾天……蒙哥馬利的謹慎幾乎就到了偏執的地步。
不過事後發現蒙哥馬利的這種反倒是對的,因為登陸戰並沒有英軍想的那麼輕鬆,這一點連蒙哥馬利自己都沒想到。
其實英國方面還有另一個準備沒有告訴美國方面。
這一點在英國人的眼裡覺得很重要,那就是他們已經與義大利方面見過面並達成了協議,只等著英軍發出訊號意軍就調轉槍口對準德軍了。
此舉是蒙哥馬利為了贏得賭約而做的準備。
上次會議中籤下賭約後,亞歷山大就一愁莫展。
“我們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亞歷山大問蒙哥馬利。
“什麼?”蒙哥馬利反問。
“拜託,蒙蒂!”亞歷山大說:“我們都很清楚,那個中國少將說的是對的,甚至德國人已經在阿爾卑斯山一帶構築防線了!如果我們如中國少將所言,在阿爾卑斯山被德國人擋住而無法前進的話……你知道會發生什麼?!”
“我認為我們不需要為此擔心!”蒙哥馬利說。
“不需要為此擔心?”亞歷山大對此表示疑惑:“上帝,這是我最擔心的事!”
“義大利人不是一直在找我們談判麼?”蒙哥馬利說。
“你的意思是……”
“談判的條件,就是與我們合作!”蒙哥馬利說:“到時對德軍內外夾攻,你認為德國人還能守得住阿爾卑斯山?”
聞言亞歷山大不由點了點頭,就算義大利軍隊再怎麼沒有戰鬥力,但那可是一支上百萬人的軍隊,而德軍只有十餘萬人,更重要的還是意軍是從內部對德軍發起進攻……想到這亞歷山大就不由釋然了。
於是亞歷山大馬上就派人秘密與義大利方面取得聯絡並進行談判。
談判進行得很順利,義大利甚至都可以說不是“投降”而是加入到盟軍一方,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蒙哥馬利的計劃很簡單:
首波好打的仗也就登陸戰由英軍負責,追擊任務則由美軍來幹……之後等美國和德國打得差不多了,輪到英軍上的時候,這時候再讓意軍與英軍裡應外合。
於是,美軍原本打得十分艱難,但英軍一上去的就有如摧枯拉朽般的取得勝利,這就是蒙哥馬利所希望的效果,他需要用這場仗來一雪前恥改變英軍在世人眼中的形像,尤其是在西西里島戰役裡所受的奇恥大辱。
同時蒙哥馬利也知道,自己不能再失手了,如果再失手的話……就不只是自己個人的聲譽受影響的問題,更是英國要丟失指揮權、主導權的問題。
因此,蒙哥馬利對於這一仗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他甚至都希望能事先將每一輛汽車的位置都安排好。
但蒙哥馬利不知道的是,戰爭從來都不是能夠事先安排好的。
敵人不是傻瓜,尤其是像德軍這樣的對手,他們不會坐以待斃,於是就會想方設法的改變自己的劣勢爭取主動權。
這就決定了戰場會不斷的出現變化,一名優秀的指揮官應該是能時刻的把握住戰場態勢隨機應變,而不是希望戰前就能安排好一切。
其實蒙哥馬利已足夠聰明瞭,只是他沒能逃出這個怪圈,於是就始終棋差一著。
讓人感到奇怪的是,亞歷山大卻對蒙哥馬利的計劃充滿了信心,因此,亞歷山大甚至將這個計劃命名為“雪崩作戰”。
第八百六十六章 登陸
“雪崩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