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皮溝文學獎,頒獎地點,當然要設在夾皮溝。
其實按照縣裡文體局的意思,是要在縣城舉辦,不過劉青山沒答應。
如果不是首都或者滬江這樣的大城市,那碧水縣和夾皮溝好像也沒啥太大的區別。
誰拿錢誰說了算,縣裡也只能作罷,不過文體局的領導,還是主動申請,要參加頒獎典禮。
就連王書記都被說動了,興沖沖地要來參加這樣的盛會。
劉青山連忙給王書記打了個電話,陳說一下里面的利害關係。
一聽這個搞不好會是個炸藥桶,王書記也就打消了來頒獎的念頭。
事實上,就連鄭紅旗,劉青山都不會叫他跟著摻和,免得造成什麼負面影響。
五萬塊錢獎金呢,在這個人均年收入一千塊左右的時代,這樣一筆鉅款,指不定引起什麼風潮呢?
至於夾皮溝和劉青山他們,就不怕了:老支書他們是最基層的幹部,還能給貶到哪去?
就算是不當村裡的幹部了,照樣還是夾皮溝合作社的領導,根本就沒啥好怕的。
所以在頒獎典禮這天,除了縣裡文體局來了幾位領導之後,就再也沒有官面上的人。
連公社的宣傳委員啥的,都被劉青山給擋駕,免得受到什麼牽連。
至於文體局的領導,不是應邀來的,是自己硬要來的,那劉青山也沒法子。
但是參加這場典禮的人,還真不少,夾皮溝的村民,基本都到場了。
現場就設在村部的大院裡,大喇叭裡,也播放著歡快的樂曲。
最前面搭了一個臨時的主席臺,從學校搬了幾張桌子,一瞧就是草臺班子。
媒體代表,除了松江市派來的記者呂小鳳之外,就是縣裡電視臺的兩位記者,以前也來過夾皮溝多次。
他們一個負責照相,一個負責錄影,也比較盡職盡責。
另外受邀參加典禮的,還有來自港島的代表宋老先生以及他的弟子。
來自法蘭西的暢銷書作家維克多及助手雷歐。
還有來自南韓的代表崔敏浩,他們一起,組成了國際代表團。
這幾張外國面孔,使得夾皮溝文學獎的檔次陡然提升,有點國際範兒啦。
“劉,你們的夾皮溝文學獎,要是國際性質的獎項就好了,我也肯定贊助。”
維克多覺得,劉青山這種狹隘的民族主義,是很沒有國際主義精神的體現,必須批評。
劉青山倒是眼睛一亮:“好啊,你要是肯掏錢贊助的話,那我們這個立馬就變成國際獎項了啊!”
維克多用手梳理了一下邊角的頭髮,不緊不慢地說道:“要是能冠名的話,我就全部贊助。”
“那還是不用啦,這邊太陽足,您還是找個涼快地方待著吧。”
沒等劉青山表態呢,張隊長就旗幟鮮明地拒絕。
維克多不知道漢語的博大精深,以為是怕他曬著,嘴裡還一個勁跟張隊長道謝呢。
上午九點,頒獎典禮正式開始。
雖然是草臺班子,但是該有的程式,那還是得有的。
第一項議程,全體起立,升國旗,奏國歌。
立刻,全場響起了雄壯的國歌聲,小娃子們,尤其唱得起勁。
他們在學校都學過,而且村小每個週一,都是要舉辦升旗儀式的。
第二項議程,由老支書公佈獲獎名單。
名單很簡單,就是路作家一個人的名字,不過整得挺正式。
下面是推薦人的簽名,不會簽名的就摁手印,排了長長的好幾行,都是夾皮溝的村民。
獲獎名單沒用上三秒鐘就讀完了,下面的推薦人,卻讀了好幾分鐘。
這個也是劉青山的意思,畢竟是大夥拿錢嘛,好歹也要跟著摻和摻和,有點儀式感。
“嘿嘿,這錢沒白花,剛才還念俺的名字了呢。”
張杆子嘴裡笑嘻嘻的,他每天中午,也喜歡聽廣播裡播講的平凡的世界。
旁邊的大張羅撇撇嘴:“這有啥好高興的,大夥的名字都有。”
張杆子就跟他掰扯:“那可不一樣,大張羅,你沒發現嘛,俺跟裡面的孫少安特別像。”
周圍響起了一陣鬨笑,張大帥心直口快:
“孫少安要像你這熊樣,那這個獎也就不用頒啦!”
大夥又是一陣鬨笑,張杆子也急赤白臉的:“俺咋了,還上過人民報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