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都不是啥呢,自己這個郡王太福晉更加不是東西了,自己上門找罵幹嘛,人家可是鐵帽子親王。
除了聖上和皇后,人家就是最大的了,自己哪有這個資格教訓人家啊。
連寧華都不願意插手,別的宗室的人更加知道插不得手了。
這怡親王府的這次事件中,水太深了,咱惹不起但咱躲得起。
皇后倒是把弘曉的嫡妻李佳氏叫進宮裡來有問過幾句,可惜,李佳氏完全以弘曉為主,人家也做不得主,而弘曉,那時候由於在上書房,一直是和弘盼他們的孩子玩在一起的,感情自然是和弘盼比較深了。
相比弘墩和弘皎,弘曉是親弘盼多些的,誰讓弘曆那時候是在西北,回來後也在操練兵馬,更何況,弘曆那一臉凶神惡煞的樣子,哪有弘盼春風化雨般的讓人喜歡和親近啊。
人的感情那都是相處出來的。
因此,弘曆也插不上手。
至於弘盼自然是希望弘曉和弘皎關係不好的啊!!
弘墩和弘曆弘晝關係好,那連帶著弘皎也屬於弘曆那一邊,就算人家沒有真正嚴格意義的站隊,不過,真出事的時候,人家肯定也站人家那邊。
可弘曉不一樣!!
現在他們手裡能用的牌本來就不多,弘曉還是個鐵帽子,再加上有十三的那層關係,雍正對弘曉的感情自然不一樣了。
因此,弘盼他們那是巴不得弘曉和弘皎的感情越差。那才是最好,最有利於他們的。
這事兒一直扯到了雍正擺駕熱河,都沒搞出一個爭議來,弘皎雖然還算是住在怡王府,不過,已經就像住客棧似的了。
雍正上位這十幾年來一直沒去過熱河,主要是覺得太過勞民傷財,一向都是讓十六十七去熱河主持一下活動。
可今年不同了,像是西北大捷,離不開蒙古貴族的大力支援。再加上嫁往蒙古的幾位公主。也找個機會讓人家可以去熱河看看他們的額娘和阿瑪,因此,雍正打算此次便親自去,這樣。帶去的人也能多些。
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要指幾個比較重量級的婚。
像十三福晉因為聽到這個訊息知道可以去見自己的親女。心情一好,病自然也就好了,而且也和弘皎商量好。等熱河回來後,再搬走,弘皎也答應了。
本來皇后倒也是提議寧華也同去熱河,寧華是想了又想,覺得熱河那就是個是非之地,自己還是不去了,反正自己看過小說也好電視劇也好,總會有超級無敵大事件是發生在熱河的。
有些危險能避則避。
當然了官方的藉口便是,咱年紀大了,皇后不也在京城嘛,而且皇帝不在了,咱有藉口和皇后一起入住圓明園了,多難得的機會啊!!!
皇后一聽,也沒勉強寧華,本來她也挺希望寧華陪著的,因此,在雍正帶著大部隊離去之後,寧華便帶著自家孫女悠悠住進了圓明園。
雖然現在的圓明園還沒有達到它的巔峰之期,不過,由於它的總設計師雍正同學那是個高要求,超完美以及超龜毛的性子,現在的圓明園在寧華看來,已經是滿分十分了。
倘若是太高的藝術,寧華那也不懂和無法欣賞不是?
在圓明園裡,悠悠那是最開心的了,圓明園裡,最多的是什麼?
湖泊!!
她現在已經會游泳了,又是夏天,每天就這麼開心的游來游去,她覺得,自己快開心得像條小魚了,有的時候還可以猛的扎到水下,摘摘蓮藕什麼的。
雖然是一次也沒成功過,主要是祖母和皇后不放心,不過,她還是挺開心的。
而寧華隨著入住的時間越長,便感覺越來越不妥。
第一,弘盼是跟著雍正去了熱河,不過,弘時這貨居然沒去。
而且前些日子,由於弘盼立了功,向雍正請旨,願意用他的爵位換取弘昀的人身自由。
雖然雍正是沒有完全答應,不過,說了在考慮了。
因此,現在弘昀的府邸已經撤光了之前的兵馬了。
第二,李氏也跟著雍正走了,反而年輕的玉妃還有圓明園阿哥之母謙貴人沒有跟著去,太奇怪了。
謙貴人是這幾年來,雍正的新寵,基本屬於和雍正是形影不離,雍正常會把謙貴人召到九洲清宴哪兒去侍寢,便知道雍正對她的寵愛程度了。
至於第三便是,弘曆弘晝還有弘皎全部不在京城,相反,弘曉和弘時卻在京城,這更加讓寧華是心懷不安了,當勢力不平衡到某種地步的時候,便會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