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船上準備了很多火斗火罐,水兵們抓起來使勁地投向商船。
清代有一種噴射毒焰的武器,叫做“噴筒”。筒內安一個齒輪狀的部件,上面帶有小瑪瑙石,向軸頭衝擊,立即像打火機那樣發火,點燃充塞在筒內的硫磺等各種藥粉,噴射出劇烈的毒氣。據說藥粉的調配始終是保密的。不過,火斗火罐並不是用毒焰來消滅敵人,目的只是引起火災。
接連不斷地投進商船的火斗火罐,打在桅杆上,像焰火似的火花四射,在甲板上爆炸的也燃燒起來。
“起火啦!”船上一片混亂。
“到處都起火啦!”“這是怎麼搞的?”“不行啦!”“快跳海吧!”
從睡夢中被叫起來的船員們,一點也摸不著頭腦。總之,船被大火包圍了,船員們慌忙朝海里跳去。好在離岸近,還可以游水逃命。
這是一場意想不到的大火,誰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怎麼就弄成這個樣子呀?是遭到了大規模的海盜襲擊嗎?”
連船長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不知道也是有原因的。這隻船並不是巴基尼亞號,而且不是英國船。它是在馬尼拉航線上航行的西班牙的貿易船,名字叫畢爾巴羅號。它遭到了從未經歷過的襲擊。
最先是沿海漁民聽到這隻船的名字,認為它就是巴基尼亞號,報告了官吏;接著是兵船上唯一的一個能辨認一點洋文的傢伙也認為如此。畢爾巴羅和巴基尼亞兩字相差雖然很大,但發音有點相似。這給它帶來了厄運。
黃琮活捉了兩名未來得及逃跑的水手,洋洋得意地凱旋而歸,向上級報告他進攻並燒燬了鴉片走私船巴基尼亞號。
林則徐在九月十八日的奏摺中當然也寫進了這一“輝煌的戰果”。
關於這次“巴基尼亞號事件”,第二年二月,馬尼拉政廳派遣了使節哈爾貢去澳門,與清國當局進行了談判,好容易才得到解決。大概由於沒有鬧出人命,僅是賠償問題,所以比較順利地達成了協議。
另外,九月十二日拂曉急忙離開畢爾巴羅號划走的小艇,並不是鴉片走私船,而是來出售生鮮食品的小船。
部署(1)
穆彰阿集團藉此機會,按自己的意圖,一舉發起了人事調動活動。林則徐被取消了兩江總督的任命,改任為兩廣總督。兩廣與兩江相比,級別就降低了一等。
關鍵的兩江總督一職一度曾任命鄧廷楨擔任,但擔心他受過林則徐的巨大影響,立即改變主意,派他當雲貴總督,接著又發生變化,最後讓他當閩浙(福建、浙江)總督。兩江總督決定由雲貴總督伊里布擔任。他是穆彰阿打了三個圓圈的人物。
1
外國船與中國船連氣味也不一樣。附著在甲板、船具上的氣味、食品與調料,以及外國人的體臭,人們稱之為夷臭或魔臭。它給人們帶來的那種不協調的、不舒服的感覺,近似於迷信深的人對待魔性事物所懷有的那種原始的畏懼感。在人們的眼中,往往把未知的世界看作是另外一個世界。
當時很少人對另外的世界感到憧憬和嚮往,一般人都懷著一種蔑視而又恐懼的心理。對於未知的事物,像對無底的深淵那樣,有一種莫名的恐懼。
從未接觸過夷人和夷船的人,並沒有這種可怕的恐懼感,只是在概念上把它們當作應當憎惡的異物。對夷人或夷船,廣東人也認為是來自另一世界的異物,但有著立體的、實際的感受;而北京方面只從平面來考慮,並無立體感,所以往往認為可以簡單地把他們收拾掉。
“這些帶進鴉片的不逞之徒,把他們趕走!”
對深居在紫禁城裡的道光皇帝來說,一提起夷人,不過是向中國輸入鴉片、削弱民力、流出財貨、使清王室貧困、像狐狸般狡猾的商人集團。他知道他們有軍艦,但那是保護商業的可鄙的武裝;這種軍事力量並不是為了正義和統治,而是為了賺錢。——他們口頭上大談正義時,一定是摻雜著商業利益。過去來朝見的夷人,如馬戛爾尼、阿美士德、律勞卑,都是為了商業談判而來的。
道光皇帝只往來於北京和避暑地熱河之間,對其他世界一無所知。乾隆皇帝多次遊江南,道光皇帝認為祖父大規模“南巡”浪費了大量經費,是清王室財富減少的一大原因,至今他還為祖父的虧空擦屁股。所以他從未想過要外出巡遊。
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的奏摺送到他的面前。他可以從文章中瞭解全國的情況。但那只是透過文字而獲得的知識。這些文字是寫在紙上的,這些知識也像紙一樣平板而單調。他不知道使奏摺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