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部分(3 / 4)

小說:萬歲約阿希姆 作者:南方網

老奧皇弗朗茨一世在位時,奧匈海軍選擇了較為保守和經濟的方式,即對四艘聯合力量級進行有限的技術改裝。新皇卡爾一世登基後,很快推動確立了新一級主力艦的建造方案。新戰艦被命名為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級,初步設計是採用斯柯達k14型45倍徑350毫米艦炮,一旦建成,將成為環地中海國家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級超無畏艦。受到國家經濟和財政形勢的限制,最初的計劃是建造三艘,即:1918年和1919年分別開工建造一艘,1921年再開工建造第三艘。到了1918年底,奧匈帝國的經濟狀況有了好轉,在卡爾一世的強烈要求下,奧地利帝國議會增加了第四艘的建造預算,並將三號艦的開工時間提前一年,四號艦則定於1921年開工。這樣一來,奧匈帝國連續四年開工建造新型主力艦。按照工程預期,四艘超無畏艦將於1926年前全部服役,屆時奧匈海軍將對義大利海軍獲得前所未有的壓倒性優勢。

儘管奧匈帝國與德國、愛爾蘭之間有著緊密的同盟關係,但在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級的設計建造階段,奧匈海軍並沒有過多允許德國和愛爾蘭的工程技術專家參與進來,只是部分借鑑了德國巴伐利亞級的設計經驗。此番前來,夏樹向卡爾一世詢問起新戰艦的效能,對方有取捨地透露了一些細節。

在夏樹看來,卡爾一世雖然跟已故的斐迪南大公一樣熱衷海軍事務,渴望將奧匈艦隊打造成第一流的海軍力量,卻不是那種精通海軍戰略戰術的內行。他們顯然覺得海戰跟陸戰一樣,決定勝負的首要因素是槍炮效能,所以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級的總體方案注重火力和航速,防護和損管能力仍被放在了稍次要的位置,抗沉效能恐怕要比英德兩國的現役超無畏艦低一個檔次。如果奧匈海軍的定位始終是亞得里亞海乃至地中海北岸的區域性力量,那麼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級的設計方案足以應付奧匈海軍面臨的絕大多數挑戰,但卡爾一世已經不滿足於統治一個單純的大陸國家,他意識到巴爾幹半島的貧瘠土地爭之無用,向海洋擴張才是這個二元制國家的唯一出路,藉著大戰改變世界格局的機會,他一邊為奧匈帝國獲取海外殖民地積極奔走努力,一邊敦促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為海軍建設和商船隊發展增加投入。一旦邁出了亞得里亞海乃至地中海,奧匈海軍所要面對的就不僅僅是造艦風格頗為相似的義大利海軍,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級作為未來一個階段的主力艦型,且不說技術上的前瞻性,至少要符合目前的主流標準。有鑑於此,夏樹向卡爾一世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建議奧匈帝國對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級三號和四號艦的設計方案進行調整改良,在小幅度增加戰艦排水量的基礎上,透過增加防護裝甲、改進水密設施、取消水下魚雷發射管等方式,儘可能增強了它們的防護和損管能力。見卡爾一世被說動了,夏樹藉機表示,愛爾蘭海軍設計部門可以無償幫助奧匈海軍進行新式主力艦的技術改良,保證改進方案能夠跟當前英德兩國的現役主力艦媲美,奧皇表示他將在徵詢海軍將領們意見後做出決定。……章節內容結束……》

第115章 彎刀驕橫

……章節內容開始……》

新年第二彈,在這裡預告一下,透過主角蜜月之旅展現世界格局現狀及趨勢之後,情節主線將會跳過歐洲的黃金十年,後面的故事嚒……應該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1919年初春,在君士坦丁堡各界人士的歡迎聲中,肩負特殊使命的愛爾蘭海軍訓練艦“庫…丘林”號駛入了土耳其的千年之都。奧斯曼帝國與愛爾蘭王國的友好關係,由德土兩國的緊密戰略同盟聯絡衍生而來,“馮…德…坦恩”號戰列巡洋艦的“國際接力”則是雙方密切合作的良好開端。愛爾蘭製造的艦船、飛機、汽車遍及土耳其的軍用和民用領域,並幫助土耳其修建了國內第一條現代化的城際公路;愛爾蘭每年從土耳其進口的工業原料和手工產品價值高達數億馬克,在奧斯曼帝國的貿易伙伴中,進口額僅次於德國。在艦船桅杆林立的金角灣,夏樹望見了1250噸級的1916型標準驅逐艦、920噸級的u…145型遠洋潛艇以及560噸級的“佩劍”型近海護衛艦,這三款都是愛爾蘭造船工業最熱門的外銷艦艇——奧斯曼海軍可是愛爾蘭造船工業的大主顧。自愛爾蘭王國獨立以來,奧斯曼海軍已先後為愛爾蘭軍用造船業的發展貢獻了37艘艦艇訂單,合同總價超過4500萬馬克,至今仍有上百名愛爾蘭艦船工程師和海軍教員在土耳其擔任顧問。當然了,這些在奧斯曼土豪們眼裡只算些“小菜”。當年協定用來替換“馮…德…坦恩”號的新戰艦——三萬噸級的超無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