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部分(3 / 4)

小說:萬歲約阿希姆 作者:南方網

訓練,然後是戰機、勤務以及飛行員上艦,周全的預案使之在最短的時間裡形成了戰鬥力。

愛爾蘭改裝入役的輔助航母被命名為皇家衛兵級,而德國人看來是不怎麼喜歡這個名字,進入德國海軍服役的輔助航母得到了“利奧波德級”的正式稱號,以紀念曾在上一場戰爭中立下過赫赫戰功並已故去的德國陸軍元帥利奧波德。因採用的艦載機型號有所不同,愛爾蘭的皇家衛兵級載機量為182,即正常載機18架,備用機2架,通常的配置是10架ir29t、4架ik30t以及4架ik20t,而德國的利奧波德級通常為162,典型配置是8架he25、4架ju17t以及4架ar33。

上一場大戰之後,各國海軍軍官和軍事研究人員就意識到艦載航空兵的發展潛力,知名或不知名的種種預測在亞速爾群島之戰中得到了完美體現,所以即便s艦隊沒有發來明確的指令,馮海因克也會自動調派“朗福德”號的艦載機部隊參戰。不過,抬頭看到四架“魚鷹”緩慢飛過,他沒有流露出半點期待,反而有些擔心地說:“白晝攻擊敵方潛艇,魚鷹絕對是一把好手,但要讓它們穿過敵艦的密集炮火準確投彈,我覺得不太樂觀,但願敵艦上的軍官和水兵光顧著對付來自水面的威脅而忽略了防空。”

雖然愛爾蘭海軍規模不大,但艦種配備較為齊全,戰前頻繁舉行海空演習,目的之一便是讓每一位戰艦指揮官都對現有技戰術條件下的海空作戰模式有了清晰直觀的瞭解。法雷爾上校雖然沒有在航母上任職的經歷,卻能夠較為客觀地分析眼前的形勢:“從目前的情形來看,敵人已經無心戀戰了。驅逐艦要麼在掩護戰列艦撤退,要麼在搶時間救援倖存者,也許那些巡洋艦還小心戒備著來自空中的攻擊,但海面上的煙霧影響著嘹望員和炮手的觀察視線,只要飛行員們頭腦夠聰明,不難尋覓到良好的攻擊機會,而此時擊傷一艘敵艦,拖慢它的航速,就基本判了它的死刑。”

自從法雷爾指揮“魯格”號以一敵二打了場漂亮仗,海因克對他的態度便恭敬了許多。聽他這般回應,遂出言解釋道:“我絕無貶低愛爾蘭海軍飛行員的意思,只是覺得這場海戰的唯一主宰者是約阿希姆陛下,那麼終結戰鬥的力量也應當是他親自指揮的戰列艦。”

若是一位愛爾蘭軍官對自己的君主表現出這種近乎痴迷的崇拜,人們不會感到太過意外,可它出現在了一位傲慢的德國海軍少將身上,法雷爾總覺得有點不自在,他不苟言笑地說道:“您果真是愛爾蘭國王陛下的崇拜者,海因克將軍。”

就在四架“魚鷹”從“魯格”號上空飛過後不久,又有四架雙翼機從東面飛來。它們的造型跟“魚鷹”有顯著的區別,而且機腹下掛載著雪茄狀的航空魚雷,所以機型用途一目瞭然。美國艦員未必能一眼認出這些艦載轟炸機的來歷,但只要提起“箭魚”,想必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會咬牙捏拳,當年新服役不久的美國戰列艦“愛荷達”號折戟墨西哥灣,便是拜這款魚雷轟炸機所賜。如今廉頗雖老,只要運用得當,依舊可以讓對手大吃苦頭。

在“列剋星敦”號受創之後,隨行的幾艘美英驅逐艦就開始有組織地釋放煙幕,一來避免這艘美國戰巡再受打擊,二來掩護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進行機動,而“列剋星敦”號彈藥庫爆炸以及後來的傾覆過程也產生了大量的煙氣,使得美英艦隊所在海域像是升起海霧一般,無論從海面還是空中觀察,視線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取得大捷的同盟國一方便暫時放緩了炮擊節奏,順應對手的調整而改變航向,逐漸將兩支艦隊之間的距離縮小到了兩萬四千米左右。等到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及數艘隨行輕艦艇離開了煙霧相對濃密的區域,三艘德國戰列艦再度開火,兩艘英國戰列艦迅速展開反擊,第二階段的遠端炮戰就此拉開序幕。

飛抵戰場的四架“魚鷹”沒有急於進攻,它們在美英艦隊外圍盤桓,一邊觀察戰場形勢,一邊等待“箭魚”到來。炮戰距離縮減了兩三千米,雙方的炮擊精度都較之前有了顯著的提升,同盟國艦隊的前兩輪炮擊就在美英艦艇近旁轟起團團水柱,這時大多數艦員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海面上。眼見教科書式的機會已經出現,四架“魚鷹”從兩千多米的高度進入俯衝狀態,只是不同於ju17那種犀利的大角度俯衝,“魚鷹”的機械輔助裝置和轟炸瞄準器都設定在45度角,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飛行員們才會冒險嘗試50度以上乃至接近60度的俯衝。

作為小規模轟炸的先導部隊,從“朗福德”號起飛的“魚鷹”各掛載一枚200公斤航彈和兩枚50公斤航彈,兩架轟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