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比例連兩成都不到,盎格魯…撒克遜民族與失敗命運相抗爭的意願似乎遠不如1915年那樣強烈。
天黑之後,在場面上重新佔據優勢的同盟*隊不再主動進攻,而是依託沿岸的幾個港口村鎮轉入防禦,到了這個時候,戴維斯既沒有膽量也沒有兵力再進行哪怕一波小規模的反擊了,他令聖克魯什以外所有的部隊撤回要塞,然後焦急等待著麾下軍官的報告。這一晚,同盟*隊居然沒有給撤退的美英部隊製造麻煩,經歷連番苦戰倖存下來的營連陸續歸來,不斷增加的兵員數字讓戴維斯和他的軍官們稍感安慰,等到他們前去視察部隊,看到殘兵敗將們臉上的沮喪與絕望,得知庫存藥品器械的消耗速度,就會明白敵人為何會讓這些人撤退回來。
同盟*隊登陸弗洛裡斯島的第5天,除聖克魯什要塞及海港所在的一隅之地仍在美英軍隊手中,其它區域悉數為同盟*隊所佔領,而後一連數日,同盟國海空軍不斷攻擊聖克魯什,並對其實施嚴密封鎖,多次在弗洛裡斯島南部水域毀傷、捕獲美英艦船飛機,斷絕了守軍從外界獲得援助的渠道。等到登陸作戰的第12天,圍困聖克魯什的同盟*隊突然發力,以裝甲戰車為先鋒、大口徑艦炮為後援,利用噴火器和反戰車炮實施陣地攻堅,激戰從清晨持續到了午後,弗洛裡斯島殘存的兩萬多名守軍在吉姆…戴維斯的率領下向對手舉起白旗……
第203章 “全能帝”的駕臨
一個秋風漸起的日子,新編成的美英聯軍第4特遣艦隊在美國海軍少將歐內斯特…約瑟夫…金的指揮下悄然離開切薩皮克灣,在焦急不安的氣氛籠罩下駛向大西洋深處。這支中等規模的特遣艦隊以“佐治亞”、“安森”、“約克城”、“光輝”四艦為主力,另有輕重巡洋艦六艘、驅逐艦九艘。在這些艦艇當中,除兩艘驅逐艦是首次參戰外,其餘均在亞速爾戰場受損返修,有的還順帶接受了技術改裝。經過了較長時間的休整和補充,以艦艇為單位的各戰鬥團隊都恢復了昂揚鬥志,而且抓緊一切可利用的時間進行實戰操練,作戰狀態基本接近或達到巔峰狀態。
一支艦隊的戰鬥力取決於它的裝備技術水平和作戰人員素質,而指揮官的能力無疑是後者當中最具分量的。歐內斯特…金是美國海軍將領中為數不多的講臺能上、辦公室能坐、實驗室能進、水上能航、水下能潛、空中能飛的“多面手”將軍,他的行事風格穩重而不保守,勇猛而不冒進,頭腦聰慧,才華橫溢,威名赫赫,一名優秀指揮官所需要的各項素質在他身上基本能夠找到,但戰爭爆發後,他並沒有成為美國大西洋艦隊指揮團隊的一員,而是擔任海軍部航空局局長這樣一個偏重組織和訓練的角色,這主要是因為他那不招人喜歡的性格以及對英國的不友好態度——這種偏見的產生並非因為某件具體的事情,而是源於他身為美利堅合眾國一員的國家優越感,對此他從來不加以掩飾,這就讓他很難在美英聯盟的軍事體系中得到應有的一席之地。
是金子總會發光,是利器總會被人用起,亞速爾戰役兵敗如山倒,斯坦德利黯然讓位,而接掌艦隊指揮權的英國人查特菲爾德非但沒能力挽狂瀾,還被指責優柔寡斷、錯失戰機。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普拉特想到了金。金沒有計較自己被放在冷板凳上的事情,他痛快地接受了任命,只待各艦集結到位,便低調地踏上了征程。
經過前一階段的慘烈戰鬥,美英海軍齊整的陣容已是殘缺不全。因航母短缺,轉為訓練艦的“蘭利”號經過小幅度改裝又重新回到了一線序列,儘管海軍作戰部長普拉特強烈建議金此行帶上“蘭利”號以增強艦隊航空兵的作戰實力,但金不想讓它拖慢艦隊的航速,他沒有采取敷衍了事的做法,而是直白地拒絕了普拉特的建議。
第4特遣艦隊剛剛駛離切薩皮克灣,潛伏在諾福克軍港的德國情報人員便偷偷將這一情報發出,兩個小時之後,情報轉送到了夏樹面前,這時候他已經登上弗洛裡斯島,帶著放鬆的心情巡視這座失而復得的戰略要地。
“歐內斯特…約瑟夫…金?”
夏樹輕撫自己颳得光溜溜的下巴,兀自思量著這個新對手。此君在歷史上的知名度不及尼米茲、哈爾西,乃是因為他從未親臨前線指揮作戰,事實上,他有著極其出色的參謀和組織能力,且在戰略層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在軍事和政治領域達到的巔峰高度跟名將們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歷史上的金沒有指揮戰鬥的經驗,這個時空的金更是連戰場都沒有上過(美國沒有參與一戰),即便如此,夏樹還是能夠從他的豐富閱歷中揣測出他的戰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