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部分(3 / 4)

小說:萬歲約阿希姆 作者:南方網

軍隊一頓的將領們頓時大喜,毫不遲疑地向第師團下達了攻擊命令。

得到指令,突擊隊員們立即從墜機地點附近分兩路渡河,儘管天氣尚寒,這些日軍士兵依然個個脫得精光,將武器彈藥和軍裝頭盔頂在頭上涉水過河。這一段的河水深度通常為1…2米,由於缺乏專門的渡河工具,日軍特意選了河面相對較寬的地段,結果甲隊順利過河,乙隊碰到了麻煩,遲了二十度分鐘才抵達西岸。

月光照耀下的沙地,泛著霜一般的銀白色,那架迫降不太成功的九一改型偵察機還靜靜癱在那裡,周圍並沒有外蒙士兵看守。甲隊的突擊隊員迅速抵近,然後在飛機殘骸裡裝上炸藥,只等救出己方飛行員,就把它炸成碎片,到時候任外蒙和蘇俄如何指責也沒有了直接證據。

營救兩名日軍飛行員的任務由乙隊負責,他們很快在不遠處的一個邊境哨卡里俘獲一個班的外蒙士兵,從他們口中得知兩人此前被關押在20多公里外的一處兵營,而且其中一人傷勢很重。若全員徒步前往,天亮以前就能抵達,但攻擊作戰加上撤回,必然要在晝間暴露行蹤,很可能遭到敵方戰機的空襲,乙隊指揮官小田少佐遂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派5名會騎馬計程車兵騎乘繳獲的戰馬先行探路,同時要求滯留對岸的支援部隊調派一個騎兵中隊過河,由這個騎兵中隊實施救援行動,力爭在天亮前結束戰鬥。乙隊餘下計程車兵分為三組,一組留在原地,一組以強行軍趕路,一組以普通速度前進,有層次地進行掩護接應。

跟制定這個營救方案的上級指揮官一樣,小田少佐也是個腦袋裡充滿奇思異想而且自以為聰明的人,他的探哨離開後不久,一隊外蒙騎兵沿著邊界線巡邏而至,他們發現河面有異,旋即打出了幾發照明彈,當慘白的光芒映亮哈拉哈河的河面時,那個被臨時召來的日軍騎兵中隊無處藏身,外蒙騎兵以為日軍大舉越界進攻,頭也不回地報信去了。……章節內容結束……》

第10章 血火哈拉哈河 中

面對訓練有素、鬥志高昂的日軍步騎兵,外蒙邊防騎兵部隊的第一波反擊不出意外的失敗了,但日方也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他們前去救援兩名日軍飛行員的行動因外蒙騎兵的反擊而受遲滯,事實上,即便他們成功抵達敵方營地,也無法找到那兩個倒黴的飛行員,因為敵情一到,外蒙軍隊就火速將他們轉移走了。

越過哈拉哈河的日軍部隊由此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聽到遠處傳來的槍聲爆炸聲,甲隊日軍果斷引爆了戰機殘骸,而後撤退至河岸邊等待下一步指令。

乙隊日軍與渡河增援的騎兵中隊會合一處,經過商議,由前者吸引外蒙騎兵的注意,後者繞過當面之敵向關押飛行員的兵營突進。20多公里的路程,輕裝騎兵只消一個多小時就能往返。然而這支日軍騎兵中隊沒能走出多遠就被外蒙軍隊發現,雙方旋即激烈交火,因對方部署有輕重機槍和迫擊炮,日軍騎兵被迫撤回到岸邊。

意識到透過突襲作戰救援己方飛行員的計劃必定失敗,日軍第23師團指揮官小松原中將果斷命令渡河人員攜所俘外蒙官兵撤回東岸,以備雙方協商交換俘虜。是夜,日軍陣亡9人,受傷20人,俘獲外蒙軍官1人、士兵6人,外蒙邊防部隊的傷亡估計在40人以上。

從這一晚開始,事態的發展完全超出了小松原以及關東軍司令部的預判。蘇俄方面對日軍的越境襲擊行為大為震怒,在西線擴張無望而且得到互不侵犯條約保障穩定的情況下,他們早已將戰略重心轉移到了幅員遼闊且資源豐富的西伯利亞地區,無論在這個方向實施戰略擴張還是戰略防禦,都需要一個緩衝地帶來充當減壓閥,以便降低日俄這兩個軍事強國之間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外蒙古所扮演的無疑就是這個角色。近期以來,日本軍隊不但頻頻對外蒙邊境實施航空偵察,居然還派遣地面部隊越境搞襲擊,是可忍孰不可忍,是時候給他們一些深刻教訓了。

次日,蘇俄革命軍事委員會即向遠東軍區和遠東特別集團軍下達了作戰命令,授權布柳赫爾元帥調動陸空部隊堅決反擊越境之敵,允許他們在反擊行動中進行越境攻擊。

剛滿50歲的布柳赫爾元帥是蘇維埃俄國的第一批統帥人物,就影響和戰鬥榮譽而言,是能夠與圖哈切夫斯基媲美的強人。他原是梅季希鎮的一位普通鉗工,後來成為榮膺紅旗勳章和紅星勳章的第一人,他指揮的部隊在各個戰場上威名遠揚,功勳卓著,聞名全蘇。他是西伯利亞的征服者和守衛者,是戰勝遠東白衛軍和日本武裝干涉者的英雄,是無數次交戰和大戰役的勝利者。在戰鬥中,他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