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部分(3 / 4)

小說:萬歲約阿希姆 作者:南方網

的建造速度大幅度加快,而且現代化的軍事技術含量也大幅度增加。

月,這艘被命名為“蘇格蘭”號的新戰艦駛離格拉斯哥進行海上試航,這也是它首次以雄峻的姿態出現在公眾面前。

跟德國海軍重巡洋艦以上級別的大型戰艦相比,“蘇格蘭”號並沒有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而且蘇俄戰艦“基洛夫”號在日本海被擊沉的戰例表明,為海上破交戰設計的戰艦無法勝任高強度的作戰,所以德國方面對“蘇格蘭”號的建成反應平淡,倒是前一陣被“蘇格蘭入侵論”鬧得人心惶惶的英格蘭王國反應激烈,他們抓住這艘戰艦所有權的問題,聯合威爾士向蘇格蘭發難,要求蘇格蘭政府給予兩國補償金,遭到蘇格蘭政府的強硬拒絕,英格蘭和威爾士遂將爭端提交給國聯仲裁。

結果國聯還未做出仲裁,蘇格蘭國內媒體已是一片聲討,蘇格蘭政府也翻出英帝國的國債資料做文章,指出英格蘭應負擔英帝國遺留債務的大頭,包括應償付蘇格蘭和威爾士的鉅額資金,這足以抵償所謂的“戰艦前期建造費”,並將數量龐大的所謂證據遞交給了國聯仲裁庭。

除了透過輿論渠道進行回擊,蘇格蘭還做出了令英格蘭人擔心的示威行動。尚未正式服役的“蘇格蘭”號率四艘輕艦艇前往英格蘭西部海域巡航,並有意向往來於利物浦的各國船隻展示蘇格蘭艦隊的實力由於日方的參與,“蘇格蘭”號的上層建築帶有濃郁的日式風格,包括高聳的塔樓式艦橋和天線佈局,很多艦載武器和技術組裝備也是不折不扣的日貨,不但有牛氣哄哄的四座三聯裝600毫米重型氧氣魚雷發射器,據說還配備了先進的射控系統和探測雷達。

儘管“蘇格蘭”號引發的爭端對歐洲北部的穩定造成了負面影響,但是由於義大利和奧匈帝國在國聯理事會上的報復性投票,德國未能促使國聯迅速做出利於化解紛爭的仲裁,國聯的仲裁決定一拖再拖。

懾於蘇格蘭海軍在本國家門口的示威舉動,英格蘭王國議會迅速透過了一項龐大的軍購案,透過大批次訂購飛機戰艦等武器裝備,大幅度擴充本國的國防實力,並提高了預定的募兵員額。儘管歐陸國家沒有立即對不列顛諸國的軍備行動採取對應措施,但與之相近的法國、比利時、荷蘭、丹麥、挪威都對事態的發展給予了極高的關注,他們一方面呼籲英格蘭和蘇格蘭保持克制,一方面對不列顛國家的軍事實力和戰爭潛力進行審慎的評估,以確定本國需要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做出調整軍備的措施。

英格蘭和蘇格蘭這一鬧,也讓不列顛三國中土地和人口最少、實力最弱的威爾士產生了危機感,支援愛爾蘭和威爾士組建聯合王國的呼聲空前高漲,醞釀和運作多年的聯合方案已經日趨成熟。不過,愛爾蘭和威爾士的政府當局並沒有趕在這個敏感時期公開推動兩國組建聯合政府的議案,而是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項準備工作。大多數威爾士人的態度之所以從早期的反對轉變為贊成,是因為這兩個一衣帶水的國家在經濟、貿易、國防等領域的關係已經變得密不可分。威爾士的經濟和民生在戰後得以迅速恢復,很大程度上仰仗於愛爾蘭的“友情援助”和“兄弟價格”。正如“雙冠之王”約阿希姆一世在與蘇格蘭元首會晤時所說的,就算其他國家強行佔領威爾士,能夠從這裡獲取的東西不多,維持統治所需要的投入不少,總體來說或許是得不償失的。

時光飛逝,歷史的車輪滾滾駛入了1943年,戰火依然在東北亞、南亞以及澳洲大陸熊熊燃燒。未等北方原野冰雪消融,蘇俄軍隊提前打響了“春雷”,這場投入三個方面軍近70萬兵員的進攻行動雖然未能徹底擊敗日本關東軍,卻給了搖搖欲墜的偽滿洲國政權沉重的打擊,其治下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市縣宣佈脫離偽滿統治,這個政權已基本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與此同時,蘇俄空軍不斷對日本列島的戰略目標實施轟炸,儘管這種轟炸損失很大而且收效緩慢,但還是漸漸對日本的戰爭潛力起到了削弱作用,迫使日本政府將相當數量的戰略資源投入本土防空。

在南亞,西方同盟國源源不斷的軍火援助給了印度聯邦屢敗屢戰的底氣,他們逐漸在訥爾默達河流域阻擋住了日軍和印度斯坦國僕從軍的攻勢,後者的持續作戰能力因補給線的拉長而受到削弱。為了打破僵局,日本海軍聯合陸軍部隊在印度西南部發起登陸行動,一度將十數萬印度聯邦軍逼入絕境,關鍵時刻,得到大量歐美志願者加入的印度聯邦空軍憑藉連續的高強度作戰擊敗了日軍在印度西南部地區的航空部隊,為受困部隊的成功突圍立下汗馬功勞。

澳大利亞人驅逐日寇、奪回家園的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