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篷,擺好了野餐桌,兩家人坐下來一邊喝著紅酒、吃著點心,一邊聊著各種話題。
愛爾蘭國王跨越整個大西洋而來,首要目的跟澳大利亞的亂局有關他好不容易勸說德皇小威廉嘗試以英制澳,也即用愛德華八世的名義來穩定澳洲民眾,使之凝成一股合力,堅定對抗日本侵略者,至於愛德華八世是否願意介入澳大利亞事務,就需要他親自過來探聽一下虛實,繼而對症下藥了。
待夏樹談及此題,愛德華八世的反應出乎意料的平靜。自二戰結束以來,這位只保留加拿大元首身份的失意者和他的一眾追隨者在這個遠離歐洲、擁有998萬平方公里遼闊幅員的北方國度定居下來。多數時候,他們是如此安靜,以至於人們常常忽略這個特殊政權的存在。儘管加拿大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非常寒冷,但它卻不是一個荒蕪落後的國家。1935年前後,因澳大利亞的淪陷及英帝國的崩潰,加拿大人口由1200萬暴增至2500萬,1938年美日停戰條約簽署後,近百萬澳大利亞人遷居加拿大,此後數年,加拿大的人口基本穩定在2600萬,這一數字跟多數二流強國不相上下,而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相容美英科技的工業體系,40年代初期的加拿大毫無懸念地鎖定了綜合國力前六的位置,其經濟規模僅次於德、日、美,工業實力遜色於德、日、美、蘇,主要的人均指標均得以躋身前四。
至40年代初期,加拿大本土軍工體系完整涵蓋了海陸空各個領域,他們的造船和航空工業尤為發達,800噸級護衛艦和500噸級獵潛艦在國際軍火市場是備受好評的搶手貨,高空高速截擊機不但裝備本**隊,還受到了美國人的青睞,但接管了英聯邦海軍多數遺產的加拿大海軍卻將自身戰略定位為“近海防禦”,陸軍和空軍的建設也都是以防禦為主。由於採用募兵制,加拿大的常備軍隊僅有二十萬人,幾乎比義大利、奧匈帝國、西班牙這些二流國家還少
思索良久,愛德華八世緩緩說道:“1938年的時候,所有的澳大利亞人都得到了一次公平的移民機會,他們可以選擇美國或者加拿大定居,從而遠離危險的日本侵略擴張主義,有八十多萬澳大利亞人就是在那個時候來到加拿大的,他們是我的子民,如果他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了威脅,我和我的軍隊會毫不猶豫地拔出利劍,但選擇留下的那些人自視為澳大利亞人,是曾經的英聯邦成員,但不是英國人。他們名義上是留戀家園,其實更多是不願捨棄他們在澳大利亞世代經營的財富。在那樣的局勢下,沒有人覺得英國還能重新奪回澳大利亞,既然選擇留下,精神上就已經跟英國割斷了聯絡。”
愛德華八世這番話幾乎讓夏樹無以反駁,他只好解釋說:“以澳大利亞近年來的紛亂局勢,很多人應該會對當初的決定感到後悔,他們發自內心的希望有人能夠拯救他們,但是在許多澳洲白人眼裡,德國、愛爾蘭還有法國、西班牙的維和部隊是另一種形式的侵略者,他們出兵澳洲的真正目的是從日本人手裡搶奪資源,而不是重新給予澳洲白人掌握自己命運的機會,因為存在這方面的分歧,維和行動陷入了意料之外的困境,如果不能及時化解這些困難,情況會變得越來越麻煩。所以,我們希望陛下能夠在這個時候號召澳大利亞白人團結起來,這樣維和行動持續的時間也能夠相應縮短。我們會在維和行動結束後撤出所有的軍人和官員,而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兩百萬白人則會對陛下感恩戴德”
愛德華八世盯著夏樹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深吸了一口氣:“我們丟失了祖先賴以生存的不列顛島,丟失了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以及周邊的眾多島嶼,那才是我們魂牽夢繞的故鄉。在我看來,真正的英國人生活在不列顛和加拿大,我的義務是照顧好後者,同時密切關注前者,盡我所能不讓每一個英國人再受苦難。”
第52章 美國的立場
在風景如畫、氣溫宜人的安大略湖畔,夏樹夫婦呆足了一個星期,他們每天的活動就是泛舟、釣魚、散步,偶爾騎馬或是遠足。在此期間,愛德華八世夫婦極盡地主之誼,不但全程陪同,而且非常的耐心細緻。撇開紛亂複雜的政務不說,這段輕鬆愉快的時光給雙方都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在介入澳大利亞政局的話題上,夏樹並沒有喋喋不休,而是以旁敲側擊的方式努力改變愛德華八世的觀念,希望他能夠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去重現溫莎王朝的輝煌。愛德華八世雖然對夏樹所闡述的一些理念表示認同,也對澳大利亞民眾的心態有了不同的瞭解,但他和他的執政團隊既然已經對加拿大的戰略方向有了明確的定位,就不會因為一些感性的原因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