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部分(3 / 4)

小說:萬歲約阿希姆 作者:南方網

撇嘴說,40出動一次的耗費相當於一箇中隊的30,用這種尖端的飛行器來轉移難民真是太奢侈了。

愛爾蘭軍官表示,他和他的同僚們同樣有這樣的感覺。要知道一架40的造價抵得上一艘輕量級的戰艦了,一箇中隊就相當於一支分艦隊。不過話說回來,使用28這類中程運輸機看起來好像划算一些,但受到燃料航程限制,它們從紅十月基地飛到這裡必須補充一次燃料,而40載滿燃料可以輕鬆往返一趟,降落之後裝員即走,減少了在此逗留的時間,降低了被日軍擊毀在地面的風險。

德**官擺出了雙手叉腰的姿態,他告訴愛爾蘭人,初來乍到者根本想象不到日本人有多麼的兇狠瘋狂。最近一個月,只要不下雨,日軍戰機每天至少光臨這裡三次,最多的時候一天來了17次,把機場跑道炸得到處是坑,中**隊已經沒有足夠的戰鬥機來驅逐他們,而守衛機場的高炮連隊每天都在補充新兵,武器缺額缺的厲害,有的連隊就只有兩門高射炮和五六挺機槍。

雖然還沒來得及細細察看這座機場的防衛情況,也沒有親眼見識日軍航空兵的狂暴,愛爾蘭軍官對這裡的狀況並非一知半解,而是近乎瞭如指掌中方提供的情報以及愛爾蘭志願者的報告已經儘可能詳盡地提供了他們應該知曉的資訊。

他告訴德**官,即便這裡的情況比外界預料的還要惡劣,只要是愛爾蘭國王作出了決定,他們就會義無反顧地執行它。

德**官沉默片刻,他告訴愛爾蘭同行,約阿希姆一世陛下不但是愛爾蘭軍民心目中至高無上和英明無比的存在,同樣的,德**人也對他滿是崇敬之情,所以,希望他的決定一如往常的正確,希望他能夠拯救這裡這些善良勤勞的平民大眾。

夜幕降臨後,偌大的新津機場只能看到寥寥幾盞燈。牢牢掌握戰場制空權的日軍航空部隊雖不屑於對中方目標實施夜間轟炸,但他們的戰機還是會時常進行夜間飛行,對中方城市的軍事設施進行偵察、監視、騷擾。除此之外,大量日軍特工及投靠日軍的漢奸潛入川蜀之地大搞破壞,這也使得國民政府對包括機場在內的重要軍事設施採取極為嚴格的晝夜安保措施。

視線從東方轉向西方,相隔九千多公里的愛爾蘭正處白晝,在其西北部的莫夫湖畔有座小鎮名叫金洛,那裡駐紮著一支沒有番號的特殊部隊。在愛爾蘭軍方的機密資料中,它被稱為“中國旅”,而在國民政府的官方記錄裡,它的名字是“國民革命軍遊擊教導總隊”。在此受訓的八千華夏健兒,既沒有沿循國民革命軍的固有編成模式,也沒有仿照愛爾蘭陸軍野戰部隊的編制,而是採取了一種獨特的編成方式他們最大的編制單位是營,日常以連、排、班為單位進行操練。在這裡,他們不但學習最基本的戰鬥技術,還從教官那裡學習了游擊戰的戰術技巧,並且學會辨認日軍的兵種、軍階、職務標識,甚至學習常用日語。

令人稱奇的是,這些在愛爾蘭接受訓練的中**人,配發的不是中**隊的制式裝備,也不是西方同盟國的制式武器,而是三八式步槍、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以及愛制胡伯特型半自動步槍的6。5毫米口徑版這三款槍械均以三八式步槍彈為標準彈藥,在對日戰場上較易尋獲補給,再就是愛爾蘭仿製的毛瑟96半自動手槍,口徑7。63毫米,在中國地區能夠透過多種渠道獲得彈藥和零部件。至於他們使用的擲彈筒,則是完完全全的日貨,這玩意兒蘇俄軍隊在遠東戰場上繳獲無數,基本上是以廢鐵價抵償他們欠愛爾蘭的軍火款

愛爾蘭與蘇俄聯合建立空中和陸上轉移通道的協議一經達成,“中國旅”便接到了中國政府的密電命令,業已完成全部訓練課程的三個營攜帶基本裝備登船前往摩爾曼斯克,經蘇俄的鐵路和公路輾轉前往紅十月空軍基地,再從那裡搭乘愛爾蘭飛機歸國。重慶政府在電令中格外申明,各部穿越俄境途中務必恪守風紀,嚴防俄方滲透串通。

兩千多名中**人從金洛鎮開拔,經內河航運前往海港熱弗勒,數以千計的中國僑民聞訊而至,沿途為這支歸國參戰的部隊送行,那場面幾乎讓人們忘記了這裡是遠離華夏大地的異國他鄉。事實上,20年代以來,愛爾蘭相對寬鬆的移民政策和蓬勃向上的經濟形勢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者,日軍侵華以及後來橫掃南洋,使得數以萬計的中國人背井離鄉,遠涉重洋來到這裡。儘管面臨著水土不服、語言不通等等困難,愛爾蘭當局的公正態度與民眾的寬和心態讓他們得以安身,並且逐步適應了這裡的生活,進而為這個新興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至40年代中期,許多愛爾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