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無望,西方同盟國只得同意印度聯邦對日媾和,南亞戰火就此平息。
沒有了印度戰場的牽制,日軍的部分主力部隊將得以從南亞抽身,這對於在絕境中苦苦掙扎的中國政府而言是一個糟糕得不能更糟糕的訊息了,他們在繼續利用川蜀地區的地形優勢抵擋日軍進攻的同時,已經著手加快流亡境外繼續領導抗日戰線的各項準備工作了。
就在很多人猶在為最後一線希望而努力,另一些人則已經放棄希望的時候,微妙的轉折出現了。1945年8月初,澳大利亞第二輪全民選舉結束,土生土長的白人政客李特爾擊敗日裔候選小林原一成為澳大利亞首任總統,這一結果使澳大利亞得以繼續作為白人國家存在,而且意味著此前受到外部挑唆矛盾紛紛的白人群體暫時放棄分歧團結一致。
在選舉結果尚未公佈之前,日本海軍便調集主力艦隻前往東印度海域,間接向澳洲民眾施壓,但他們此舉遭到了泛太平洋合作委員會的強勢反擊,美國太平洋艦隊以半數兵力開赴與之相鄰的紐西蘭海域,德國和愛爾蘭海軍亦將其部署在南亞地區的艦艇編組成為特遣艦隊,同期駛抵紐西蘭,並與美國海軍聯手舉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選舉結果公佈後,日本艦隊悍然南下,並且很快出現在了澳大利亞北部海域,澳洲北部的日裔居民和治安部隊借勢生亂,試圖否定選舉結果,但是隨著兵力兩倍於日本艦隊航空數量更是達到日方四倍的歐美艦群開抵澳洲東北部海域並與之遙相對峙,日本方面強行干涉澳洲政局的企圖未能得逞,而基於澳大利亞在西南太平洋的重要戰略地位,在澳洲重歸歐美勢力範圍後,日方不得不加強在東印度群島、馬來半島以及菲律賓群島的軍事部署,從而鞏固他們的絕對防禦圈。這樣一來,從印度戰場撤離的日軍野戰部隊就被暫時牽制在了東南亞,而不是成為壓垮中國正面抗日戰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及至8月下旬,持續84天的大散關會戰以日軍佔領全部關隘要地而告終,儘管中**隊沒能贏得最終的勝利,但他們此戰以劣勢裝備對抗日軍近二十萬精銳部隊,取得了斃傷敵寇四萬有餘的戰果,為隨後的漢中保衛戰爭取到了儘可能充足的準備時間,因而被視為抗戰時期最具積極意義的會戰之一。
第62章 論曲線救國
1945年8月的最後一天,中國駐愛爾蘭大使驅車來到利默里克“森林宮殿”,專程拜謁國王約阿希姆一世陛下,順捎送上一盒蒙頂茶——交道打得多了,中國人便也熟悉了這位歐洲君主的喜好憎惡,不敢再以瓷器名畫這類古董或是日佔區的特產相送。這蒙頂茶雖沒有西湖龍井、蘇州碧螺春、福建鐵觀音這般名氣大,但也是茗中佳品,成為皇室貢品已有千年歷史,在中國享有很高的聲譽。大概是覺得區區一盒茶葉不足以體現出他們的誠意,這位王姓大使還別出心裁地帶來了一位據稱是茶道大師的老者以及一套樣式古樸的茶具,現場為愛爾蘭和威爾士的雙料國王煮制香茗。
大師泡出的茶果然是滿屋留香,喝過之後清心養神,讓人很是愜意。夏樹心裡當然清楚,對方這般討好,無外乎是有求於己。其實自日軍拉開侵華序幕以來,愛爾蘭一直在國際場合抨擊日寇、聲援中國,並多次在國聯發起了制裁日本的提案。十多年來,愛爾蘭透過貿易、貸款乃至無償援助等方式向中國政府提供了支援,包括促成歐美國家援助中國一百萬支春田步槍和十億發子彈,派出技術團隊幫助中國重建空軍等等,所以被中國民眾親切地稱為“愛爾蘭兄弟”,而執掌愛爾蘭大權的國王陛下連同他的大臣們也成了國民政府極力巴結討好的物件。為了拉攏關係,國民政府在愛爾蘭首都設立了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派駐機構,這個機構專門打探愛爾蘭高層人士的性格喜好,想方設法幫助中方外交官員與之結交,然後各種禮物不要錢似得往外送,這確實對拉近兩國高層關係起到了那麼一點點作用。不過,愛爾蘭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雖然在不斷提升,但它終究只是個人口不足千萬、領土不滿十萬平方公里的歐洲國家,對亞洲事務的干涉能力微乎其微,何況日寇狂妄至極,無視國聯的敦促與制裁,愛爾蘭只能透過各種辦法間接支援中**民的抗戰事業。
日蘇停戰後,抗戰形勢急轉直下,在歐美聯手仍無法遏止日軍侵華步伐的情況下,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的全面淪陷只是個時間問題,領導抗戰的國民政府及其軍隊、民眾也對抗戰前景感到悲觀絕望,人們甚至開始公開討論全國淪陷後的生計問題,那些達官貴人或與日方暗通款曲,並且美其名曰曲線救國,或想方設法離開川蜀之地,前往歐美國家落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