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手電筒搜查這裡。這地堡從外面看很大,真正的雷達指揮室卻只能容納十幾個人工作,大大小小的機器盒子塞滿了多餘空間,地上牆上遍佈蜘蛛網般的線路。
經過一番搜查,懷特少尉他們不但繳獲日軍雷達裝置的操作手冊,更意外得到了一本完好的日本陸軍通訊密碼本。在接下來的十幾個小時裡,他們截獲並解譯了日軍駐菲律賓部隊的大量通訊電碼,從而掌握了有關日軍各部調動部署以及作戰任務的軍事機密。
。。。
第74章 一出拖刀計 上
清晨時分,在位於馬尼拉東南方620公里的位置,日本陸軍航空兵的4架零式戰鬥機同美國海軍航空兵的8架地獄貓式艦載戰鬥機展開了一場“遭遇戰”。此時距離美軍艦載機群結束對馬尼拉港的突襲剛剛過去不到3個小時,由於不確定美軍航母的位置和編隊情況,從菲律賓各機場起飛的日軍戰機沒有采取大規模的叢集行動,而是以小型偵察編隊為主。在這樣一個豔陽高照的日子,海上的視野非常開闊,雙方戰機飛行員遠遠發現了對方,空中戰鬥毫無鋪墊地拉開了序幕……
起初兩個回合,美國飛行員們試圖倚仗數量優勢碾壓對手。他們駕駛的“地獄貓”不但跟舊時空叱吒太平洋戰場的頂級殺器名稱一致,而且同樣是火力、裝甲、速度、機動四項基本指標的完美融合體,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活塞式艦載機之一,綜合效能領先了日軍零式戰鬥機一大截。不過,八名美軍飛行員只有兩人有過實戰經驗,而且上一次擊落敵機還是八年前的事情,對面這四架零戰的飛行員有三人參加過日蘇戰爭,那場曠日持久、激烈異常的戰爭把他們磨練成了一隻只兇狠、敏銳而又格外有耐性的“飛狼”,這一點他們無疑在美國海軍飛行員面前佔有顯著優勢。
交戰伊始,四名日軍飛行員巧妙地避開了對手的鋒芒,儘可能把美軍戰鬥機拖入低空纏鬥,以發揮己方戰機在機動效能方面的優勢,美軍飛行員則利用他們從蘇俄空軍那裡獲得的寶貴經驗,極力避免與日軍戰機近距離糾纏,只見他們的“地獄貓”時而高速躍升,時而俯衝脫離,與日軍飛行員展開了一場雙機戰術的技巧比拼。雙方戰機在海空之上翻滾著、嗚咽著、呼嘯著,爬升與俯衝的嘶鳴聲與機槍機炮的嘶吼聲交雜在一起……
連番纏鬥過後,美軍戰機既得勢又得分,他們相繼擊落了日軍兩架零戰,取得了二比零的勝績,另外兩架日軍戰鬥機看似是在狼狽逃竄,其實悄然將偵察範圍擴大了許多。沒過多久,日軍飛行員便在海面上望見了一支灰色的艦群,然後果斷拍發電報,將美軍艦群的方位座標通報給了駐軍司令部。
透過對日軍戰機無線電通訊訊號的追蹤和解譯,美國人很快便知道了己方航母編隊位置暴露的狀況。擔任美國太平洋第1特混艦隊指揮官的“蠻牛”小威廉…弗雷德裡克…哈爾西將軍一點也沒有慌亂,他迅速令艦隊由夜間的反潛警戒陣型調整成為晝間的防空陣型,並保持當前航向朝南移動。此時美國艦隊的位置距離塞班島和新幾內亞的美軍基地均有2000多公里,指望美軍陸基航空部隊提供火力支援是不現實的,眼下用以抵擋日軍航空兵反撲的就只有八艘航母上的艦載機,每一架戰鬥機都很寶貴,如何用好它們顯然是這場戰役的關鍵所在!
上午9時10分,一個由兩百多架日軍戰機組成的龐大機群浩浩蕩蕩向美軍航母編隊襲來,雷達頻幕上密密麻麻的光點讓雷達控制室裡的美軍技術人員為自己的命運很是捏了一把汗。不過,面對洶洶來襲的日軍機群,從航母編隊升空迎擊的美軍戰機同樣排出了強大的陣容,十一箇中隊“地獄貓”和一箇中隊的ir…39t在己方艦隊與敵方機群之間迅速鑄成了一道立體式的移動壁壘。
不消十分鐘,一場激烈的大空戰便在浩瀚海面上鋪陳開來。
空間的距離理論上可以無限延伸,但是四百多架戰鬥機迎面交戰,給人的卻是一種摩肩擦踵的擁擠感覺,稍一疏忽就有可能跟敵機或是友機發生碰撞。日軍機群當中,護航戰機和轟炸機的數量比約為三比二,戰鬥機約有半數是在日軍航空部隊倍受青睞的零式戰機,其餘則是綜合效能相對較弱的九七式戰鬥機和雙發動機配置的一式重型戰鬥機,而除了那些由經驗豐富的飛行員駕駛的零戰之外,其餘日軍戰鬥機皆不是美軍戰機的對手。交戰僅僅進行了一根菸的時間,勝負的天平就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傾斜。眼看己方護航戰鬥機難以在敵人的銅牆鐵壁中殺出一條通道來,日軍轟炸機紛紛放棄叢集突擊的強攻策略,迅速分散開來各自尋找戰機。
一群掛載重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