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載機預警雷達已經服役。”
聽到這些,羅斯福雖然還穩穩地坐著,但臉色顯得有些僵硬,似乎震撼於愛爾蘭這麼一個人口不足千萬的“小國”在軍事技術方面的領先程度無奈受到戰爭失利的影響,這時的美國情報部門不僅沒有在全球範圍內開展積極的行動,即便是在歐洲也僅有少量的聯絡站,從前還能夠依賴英軍提供的情報分享,現在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探查競爭對手的實際狀況,效率之低完全配不上其工業和經濟的大國地位。正是出於對現狀的不滿,美國政府才會孤注一擲,用足以令他們破產的龐大資金來研發一種誰也沒有見過的新武器,而基於人性的種種弱點,羅斯福強力推行的曼哈頓計劃從一開始就受到了眾多議員的質疑,這時常讓他夜不能寐,正需要找一個能夠減少資金壓力和失敗風險的辦法。
第35章 雙王會
1942年6月中旬的一天,在不列顛西南部的布里斯托爾灣,一艘上白下藍的交通艇載著英格蘭國王愛德華八世及其隨行人員離開英格蘭海軍巡洋艦“漢丁頓”號,在海面上駛過了數百米,靠上愛爾蘭王國的皇家遊艇“自由之魂”號。這個時候,愛爾蘭與威爾士共同擁戴的國王,與這位愛德華八世同樣出身德國皇室的約阿希姆一世陛下就靜靜站在遊艇的甲板上。待英格蘭國王登艇,他與之熱情擁抱,親切寒暄,然後肩並著肩走進艇艙。
在人們固有的印象中,英國與愛爾蘭似乎仇怨深長,愛爾蘭獨立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雙方有數以萬計的軍人以及無辜平民死於對方之手,然而自英國解體以來,大不列顛群島上的四個單一民族國家睦鄰友好,相處融洽。愛爾蘭與威爾士的關係自是不用多說,兩個王國的聯合已是大勢所趨,而英格蘭和蘇格蘭各自繼承了英帝國的部分領土與資源,經濟和社會基礎較為紮實,但受限於國力,無心也無意對外擴張。不過,這種和平氛圍正隨著一個名字的赫然鵲起而悄然發生變化,兩位國王此次在布里斯托爾灣會面,最主要的議題便與之有關。
就著清香逸人的茶水,兩位國王以德語侃侃而談起來。
“從德國媒體普遍反應冷淡的情況來看,巴里奧爾派兵鎮壓蘇格蘭南方起義,十之**是得到了德國高層的默許,也就是說,我們的皇儲殿下很可能決定了現階段不干涉蘇格蘭的內部事務。”
“那是啊!遠東打著仗,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人死去,幾百個蘇格蘭人的死傷對歐洲的穩定來說幾乎沒什麼影響。再說了,巴里奧爾的妻子這兩年跟德國皇儲妃塞西莉亞走得非常近,她一年裡大概有兩三個月在德國活動。考慮到這一點,我們的皇儲殿下出於私人感情而支援巴里奧爾一點都不意外。只要德國政府不發聲,全歐洲權當沒看見!”
“蘇格蘭人鬧就鬧吧!在形勢緩和之前,我們該封鎖邊境就封鎖邊境,該管制港口就管制港口,堅決不去趟這趟渾水。”
“我也是這麼想的,但耐不住有些英格蘭人非常同情他們的蘇格蘭鄰居,不止捐款捐物,還走私軍火,甚至要組建什麼不列顛志願軍!嗬,平民百姓鬧騰就算了,我的議會里也有不少刺耳的聲音,他們擔心蘇格蘭的動亂會波及到英格蘭來,覺得我們應該在事態擴大前積極干涉,順便從中獲取一些利益。凡人的眼光往往就是這般短淺啊!”
這兩位表親口中所說的巴里奧爾,便是攪動大不列顛群島氛圍的不安因素。此人全名阿列克斯…查格斯…巴里奧爾,現年49歲,舊蘇格蘭貴族家庭出身,畢業於瑞士的蘇黎世大學,其家族於一戰結束後遷移至加拿大,在那裡投資開辦了造船廠。受益於英國海軍的大規模重建,巴里奧爾家族的實力發展迅猛,而巴里奧爾本人也在1929年作為特殊人才加入英國海軍,至1934年停戰時已經獲得了少校軍階,之後回到蘇格蘭從政,憑藉家族的財力和人脈大展拳腳,1936年即出任蘇格蘭工業部長,1937年成為副總理兼財政部長,1939年成為蘇格蘭共和國第二任總理。1940年初,蘇格蘭總統詹姆斯…布萊克病重,巴里奧爾不但繞過議會代行總統職權,還以高官厚祿籠絡軍中的實權將領,從而掌握了對首都以及大部分重要地區的實際控制權。1941年末,總統病故,巴里奧爾啟動國家緊急法案,在軍隊的支援下強行解散議會,導致蘇格蘭在此後長達半年的時間裡處於總統空缺狀態,其人一手獨攬軍政大權。
幾個月前,蘇格蘭實施大選,巴里奧爾以絕對高票當選總統,新議會隨後透過法案,將總統與總理的職權合併,稱為“國家領袖”,整個國家的軍政大權也就牢牢掌握在了這個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