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量最大的蘇格蘭日報便在醒目位置刊載評論文章,暗示愛爾蘭與威爾士組建聯合王國是另一種形式的吞併。該報認為人口不滿兩百萬的威爾士,在新聯合王國的影響力和言權肯定沒辦法跟擁有千萬人口的愛爾蘭相提並論,此番聯合,威爾士只是保留著名義上的自治權,實質上成了大愛爾蘭王國的一個特別行省,其地位甚至不如不列顛王國時代!
如果說蘇格蘭日報的影響力僅限於蘇格蘭國內,那麼某些外交官員在國聯會場之外的言論就將這種論調散播到了國際舞臺上。他們不但稱愛爾蘭主導的聯合是一次陰謀吞併,更臆測愛爾蘭的下一個目標是同為君主立憲制的英格蘭,一旦這個大目標得以實現,那麼弱小的蘇格蘭根本無法獨立生存下去,新不列顛王國的誕生將是遲早的事情。
對於這種新不列顛王國論,各國外交官員們有的嗤之以鼻,有的不屑一顧,但也有不少人憂心忡忡,比如擔心國家安危的英格蘭人,還有不願意看到有任何“英國復興”苗頭出現的德**政官員,畢竟德國建立霸權秩序一半依靠6權、一半依靠海權,而海權的穩固又取決於對重要海路的控制。近些年來,隨著法國政局的穩固及戰爭賠款的清償,德國人正逐步從法國撤出了軍隊,雖說他們將長期保留佈列斯特、聖納澤爾等比斯開灣港口的使用權,一旦法國生變,這些港口也就成了孤懸海外的要塞,所以德國海軍必須保證北海和北方航道暢通無阻,而統一的不列顛無論其政治立場如何,都是德國不能容忍的。
所幸的是,德國的掌權階層既不相信愛爾蘭人有能力吞併英格蘭,也不相信身為霍亨索倫皇室成員之一的約阿希姆一世會放棄德愛兩國合作的豐厚收益另有所圖地遏制德國。在愛爾蘭表現出對英格蘭的野心之前,他們絕不會擺出任何的制裁打擊姿態,而在9月7日這天,德**隊沒有任何一個兵種或是部門提升戒備等級,甚至連遠端偵察及在北海的例行巡邏都推遲了。
9月7日,愛爾蘭的大多數地區都是豔陽高照的好天氣。在這個重要的日子裡,所有治安部門奉命啟動三級戒備,警察設崗巡查,a級預備役人員以非武裝狀態加入巡邏和投票點的治安維持,駐紮在北部地區的軍隊進入二級戒備,以防範敵對勢力的惡意破壞。而在威爾士,大部分地方几乎一整天都在下雨,那裡所有的愛爾蘭駐軍都進入了最高戰時戒備,威爾士軍人被派往各大城市和交通樞紐加強警戒,所有警察佩槍執勤,所有車站和投票點都部署了排爆人員。
在愛爾蘭,南方城鎮一如預期的那樣氣氛平和,民眾就像是參加禮拜日活動一樣前往投票站,投票結束後各各家,或是三五成群地前往酒館;北方城鎮的氣氛稍稍有些緊張,在其中幾個投票點附近,有人高喊“不列顛萬歲”,有人宣稱愛爾蘭此次是在奪取北愛爾蘭之後進一步蠶食英國的傳統領土,要求人們對此次合併投反對票,但在這些插曲之外,人們擔心的爆炸事件並沒有生。擁有投票權的八百多萬民眾當中,過七百萬人參加了投票,現場調查結果顯示,過五分之四的人對兩國合併投了贊成票。
在威爾士,惡性暴力事件雖然沒有生,但是政府部門的長期宣傳也沒能讓威爾士人的投票情緒變得踴躍。從早上八點到午後一點,投票時間過半,投票人數還不到五十萬人,而擁有法定投票權的威爾士公民為149萬。按照威爾士的法律,如果投票人數少於有投票權人數的5o%,那麼此次全民公投結果無效,屆時無論愛爾蘭那邊的投票情況如何,兩國合併組建聯合王國一事都只能推延到下次公投。
儘管威爾士的狀況看起來不太理想,夏樹依然穩坐釣魚臺,他和國聯理事會副理事長、德國外交官弗朗茨馮帕彭一整天都呆在利默里克的“森林宮殿”,一邊釣魚,一邊暢談各種國際事務,特別是蘇格蘭這個“不安定份子”所帶來的種種麻煩。等到了下午六點,好訊息從威爾士傳來,當天有過89萬人參加投票,投票率為59%,資料不是很好看,但足以在法律上保證此次公投的有效性。
馮帕彭,這個在舊時空曾短暫擔任魏瑪德國總理的顯赫人物,將他的禮帽按在胸前,向夏樹欠身致禮道:“謹以我個人名義恭喜您完成了又一項偉大事業,尊貴的國王陛下!”
夏樹笑著打趣道:“將兩頂王冠變成一頂也能稱為‘偉大’?”
“哈!”年近七旬的國聯副理事長笑道,“將兩頂質樸的金色王冠融為一頂,並且鑲嵌上華貴的寶石,用‘偉大’來形容當之無愧!我相信,這個新的國家將在您的帶領下更加強盛,更加繁榮!”
夏樹面露笑容:“好!我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