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慨抗議之外,就只能依靠部署在法意邊境地區的少量部隊進行抵抗,但戰事的進展讓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各國人士大跌眼鏡,養精蓄銳的義大利軍隊——趾高氣昂的偷雞賊,居然被兵力嚴重不足的法軍邊防部隊——虛弱不堪的公雞,給狠狠修理了一頓。
幾天下來,進入法境的義大利軍隊僅僅佔領了一些無足輕重的村鎮,然後就在法國人陳舊的堡壘、要塞以及倉促佈設的防線前止步,區區數千人的傷亡,相對大戰爆發以來的任何一場戰役而言都是不值一提的損失。儘管進攻不利,義大利最高統帥部派駐柏林的軍事聯絡官員依然得意洋洋地向德國人邀功,聲稱義大利軍隊的軍事行動成功將十數萬法軍部隊牽制在了意法邊境地帶,使之無法調動到德法軍隊對峙的正面戰線。
短暫的三天停火期,德法兩國的軍事外交代表在里昂展開了激烈的唇槍舌戰,給人的感覺不像是勢弱的一方在向對手求和,而是把戰爭從戰場前線搬到了談判桌上。法國人的談判資本在於殘兵不下百萬的陸軍部隊,在於現代戰爭機器仍然難以跨越的阿爾卑斯山區,在於實力猶存的法國艦隊,在於非洲殖民地對法國政權的忠誠支援,只要法國人不計代價地堅持這場戰爭,他們甚至可以將政府機構遷到地中海對岸的阿爾及利亞去!
談判不能解決的問題,只好交給大炮和刺刀。利用這三天的停火期,德軍總參謀部調整了進攻策略,由原來的三路齊進變成兩翼齊飛,左翼重兵集團投入四百多輛裝甲戰車和五十萬部隊,在德國艦隊的支援下對法國西海岸最後幾座港口城市展開猛攻,只用了一個多星期就將帕朗蒂、萊昂、巴約訥劃入了德軍佔領區;右翼主力集中了近千輛裝甲戰車,以三個軍團七十多萬兵力沿羅訥河谷向法國南部海岸推進,在瓦朗斯,雙方激戰五日,德軍以傷亡十萬人的代價打垮了法軍最後一支生力軍,繼而摧枯拉朽地攻克了皮埃爾拉特和阿維尼翁,德軍先遣部隊已能夠遙遙望見蔚藍的地中海。
在地面部隊展開大規模攻勢的同時,德軍航空部隊也向世人展現了現代戰爭的立體威力,齊柏林飛艇群相繼對馬賽、尼斯等法國南部港口進行了晝間轟炸,以烏雲壓境的磅礴氣勢震懾法**民,隨著里昂周邊的軍用機場建設完成,德軍的遠端轟炸機開始了在羅訥河谷上空的穿梭飛行,再加上義大利、奧匈帝國以及德國在地中海聯手組建了一支實力強大的同盟艦隊,駐泊在馬賽和尼斯軍港的法國艦艇不得不提前撤往北非的阿爾及爾港。
探知法國主力艦艇離開了南部港口,同盟艦隊肆無忌憚地對法國本土展開了炮擊和封鎖。4月13日,同盟艦隊襲擊尼斯港,義大利和奧匈帝國的無畏艦群用無情的炮火將這座美麗宜人的海濱城市變成了瓦礫堆。一天之後,戛納成為了第二座被夷為平地的法國港口。法國本土與北非殖民地的海上通道也隨著同盟艦隊的四處活動而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4月17日,戰線已近崩潰的法國人重新回到了里昂,這一次,他們依然帶著高盧人特有的傲慢心態,但在談判中的態度已經沒有了之前的底氣,而義大利以及奧匈帝國的外交代表則在談判桌旁得到了一席之地。雙方的再次停戰持續到了4月25日,在沉沉夜幕降臨之時,法國談判代表在一份條件苛刻但至少能夠讓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免於毀滅的停戰書上籤下了名字。持續了近九個月的西線之戰就此落下帷幕,名義上,法國人失去了相當於原國土面積六分之一的領土和近半數的殖民地,包括割讓給德國的阿登山區和割讓給義大利的科西嘉島,實際狀況則要糟得多——法國需要向德奧意三國償付高達185億法郎的戰爭賠款,相當於普法戰爭賠款的3點7倍,而在賠款償清之前,德**隊將繼續佔領巴黎及巴黎以東地區,還有法國的北部和西部海岸,這意味著以巴黎為中心的北方工業區和盛產煤鐵礦的東部地區將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為德國的戰爭機器提供各種工業產品和戰略資源。此外,德國還從法國人手裡強行獲得了勒阿弗爾、瑟堡、佈雷斯特、聖納澤爾、南特等重要軍用港口三十年的使用權。隨著停戰條約的簽署,法**隊雖未瓦解,但法國巨人已經轟然倒下,經濟困頓的沙俄帝國再也不能從法國盟友這裡得到一個法郎的援助,而出於對英國的不信任,尼古拉二世的軍隊將領和權貴政要幾乎一致認為俄國應該及時退出這場戰爭。4月底,沙皇的特使抵達柏林。這時候,德**隊業已佔領了富庶的俄屬波蘭地區,他們對俄國腹地的土地沒有胃口,停戰條件是為東普魯士建立一個可靠的軍事緩衝區,立陶宛的獨立則是俄國統治者能夠接受的條件,雙方很快達成了停戰意向,只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