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
當晚,蘇格蘭軍民在惴惴不安中度過。當黎明的第一縷陽光照向大地時,在隆隆炮聲的映襯下,聯軍戰機成群結隊地越過“哈德良長城”(古羅馬帝國時期修建的軍事體系,如今已是著名的歷史遺蹟,整體位於英格蘭境內,距離英格蘭和蘇格蘭的現代邊界10…120公里),場面之壯觀,只有那些參加過上一場大戰的軍人不會感到驚詫。
蘇格蘭南部,埃爾斯登要塞。
咚!咚!咚!
巨大的爆炸聲以極高的頻度傳來,即便是遙遙觀戰的德**官們也感覺自己的耳膜和心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為了攻克埃爾斯登要塞而經過調整的航空穿甲彈,每一枚都填充了400多公斤的硝酸化合物,威力是一條533毫米魚雷的1。5倍。在延時引信的作用下,它們會在貫穿一定厚度的防禦工事後方才發生爆炸。
守軍的防空炮火持續不斷,埃爾斯登要塞各處都漸漸升起了來自炮膛的灰黑色硝煙,成團成群宛若霧天的煙雲。盤旋、尖嘯、爬升的轟炸機,不斷有折翼者悲哀地墜落,然而這並沒有造成擁擠混亂的空中景象。聯軍飛行員們沉著鎮定地按照預先安排,每三架為一組,一箇中隊為一群,水銀瀉地般華麗地俯衝、投彈、拉起。短短几分鐘的時間內,偌大的埃爾斯登要塞便籠罩在黑色硝煙與灰色煙塵混雜的塵霧之中,那些翻騰著升入剛空的煙柱,最終竟能夠達到上千米的高度而不消散……
在險些引發戰爭的“巴域危機”發生之前,埃爾斯登只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蘇格蘭城鎮,但在那場危機結束後,蘇格蘭全境各處開始大規模修建軍事設施。短短三年間,埃爾斯登變成了一個現代化的軍事要塞,除了蘇格蘭軍方的努力,還受益於日本和義大利的積極援助日本軍方為要塞的設計提供了技術支援,另有600多名日本工人和超過4500名不明身份的亞洲勞工直接參與建設,義大利財團認購了蘇格蘭政府摺合2億馬克的特別建設債券,而義大利三大兵工廠先後為蘇格蘭人生產了數十門大口徑重炮和數以百計的新型防空炮。在新聯合王國和奧匈帝國聯手掃蕩北義大利之前,軍界普遍認為這種具備三防能力的大型現代化要塞是難以被攻破的,蘇格蘭人亦將南部的埃爾斯登和西部的登洛普要塞列為邊境防線的戰略支撐點……
在義大利戰場上吃茶風雲的ik…43型戰術轟炸機,這次毫不意外地出現在了聯軍出征蘇格蘭的陣容裡。
當ik…43兩兩一組,從超過4000米高度投射制導炸彈時,聯軍的戰術安排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一波猛烈轟炸摧毀了不少露天高炮戰位,瀰漫視線的煙塵嚴重影響了剩餘蘇格蘭軍炮手們的準頭,而對於從高處往下看的轟炸機投彈手們來說,這就像是將炸彈扔進一個大圈的內環,無差別轟炸的難度其實一點都不大!
頭三輪轟炸之後,整個埃爾斯登要塞再也看不到一面飄揚的蘇格蘭戰旗。隔岸觀火的美國、西班牙、奧匈帝**官們,對於這樣的攻擊歎為觀止,要知道在新奧意三國戰爭中從未出現過如此威力驚人的航空炸彈和震人心魄的攻擊場面!
如此猛烈的攻擊,那些蘇格蘭守軍還能存活?若是戰鬥就這樣結束了,費勁千辛萬苦運到英格蘭來的列車炮豈不是純粹來助威的?
炮兵出身的老將們,尤其是那些經歷過或者只是研究過上一場戰爭諸多攻堅戰役的,都知道堅固要塞的可怕生命力。
等到投彈手們在瞄準器中找到了埃爾斯登要塞的身影,大串大串的炸彈就如同雨點一般砸落下來。頃刻間,要塞連同機場、城鎮都籠罩在密集的爆炸之中
在英格蘭這一側的炮兵指揮部裡,出神地看著面前的精緻瓷杯,遠處每傳來一聲“咚”響,這裡面淡黃綠色的茶水就會出現淡淡的漣漪,一圈一圈,逐漸消散。
也許是英格蘭的貴族們更懂得享受生活,也許,是大航海時代遺留下來的習慣,他們使用非常專業的器皿烹調各種飲品,咖啡、茶、奶甚至還有一種新增了蜂蜜的甜味飲品,而這也讓來此的愛爾蘭軍官們著實驚歎了一回!
若是能夠一邊曬著太陽一邊品茶,那麼多等上幾個小時也無所謂。可惜的是,爆炸揚起的塵煙漸漸向四周飄散,以至於天空中彷彿下起了火山灰,只要在外面呆上一小會兒準保灰頭土臉!
“將軍,我一直很好奇,你們空軍組建一支擁有重灌備的所謂空降突擊師,究竟是以空降為主呢,還是以地面作戰為主?”
坐在大理石小圓桌對面提問的,是德國的路易皇儲,而他提問的物件,則是新聯合王國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