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部分(3 / 4)

小說:萬歲約阿希姆 作者:南方網

斯特。克林格爾的勞工分隊,實際上就是由穆特普爾管轄的一隊建築工人,那是b一互營裡兩所牢房裡的六百名囚犯。這裡的任務是趕著修建比克瑙b11d營,這是六個分營之一,每個分營三十二所牢房。一旦全部建成,這個營地將一共有一百五十所牢房,這是中央建築委員會計劃在幹道北面修建的。除了b11以外,還有兩個營地:還沒有動工的bill和已經建成的b一1;在中央建築委員會的規劃中,比克瑙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拘留中心。將要有十萬以上做工的囚犯關在比克瑙,作為黨衛軍工廠的奴隸勞工。

山米。穆特普爾如今在奧斯威辛集中營裡乾的活兒,當初在奧斯威辛城裡是個自由人的時候就幹了。他在那裡是個包工頭;他在這裡也是個特殊形式的包工頭。他的主顧現在是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司令官,而克林格爾軍士長是司令官的現場代表。從理論上講,黨衛軍國家領袖希姆萊是最高的主顧,但是在奧斯威辛集中營裡希姆萊是個不露面的神。連黨衛軍人員都難得提到他的名字,一提到他,都顯出敬畏的神情。然而,司令部那輛有專人駕駛的黑色梅塞德斯在這一帶倒是經常出現的,車頭上飄揚著黨衛軍雙閃電標誌的旗子,叫人心驚膽戰。班瑞爾時常瞥見那輛汽車。司令官相信做上司的應該親臨現場,進行監督按照他的說法,叫“主人的監視”。

克林格爾的勞工分隊許多月來活兒乾得很出色,不管在什麼天氣裡,總是迅速、沉默和順從地幹活。這夥勞工日常受到黨衛軍人員和囚犯頭的咒罵和痛打。囚徒們由於虛弱,昏厥過去,倒在地上,被囚犯頭當作裝病偷懶,打得死去活來。如果他們真的看上去不中用了,囚犯頭就用鐵鍁或者木棍送他們回老家,其他勞工把他們的屍體拖回去,晚上點名的時候好交差。等到下一班咱有新的囚犯來頂他們幹活,反正囚犯是源源不絕的。

就奧斯威辛的情況來說,穆特普爾認為,在克林格爾這個勞工分隊裡幹活已經算不錯了。他來到奧斯威辛集中營有一年半了。一九四一年,那個司令官被柏林發來的發瘋似的擴大集中營的命令逼得走投無路,在四鄉拚命蒐羅建築工人和技工,立即叫他們於活什麼猶太人啦、波蘭人啦、捷克人啦、克羅埃西亞人啦、羅馬尼亞人啦,反正都是一個樣,不再區別對待,穆特普爾就在他們中間拿外面的標準來說,居住和營養的條件,以及紀律的苛刻,都是不堪設想的,但是在奧斯威辛集中營裡,要算是十分舒適的了。

山米終於對奧斯威辛集中營非常熟悉了。可以說,他處在非常有利的地位,所以方便地保全了性命。因為急於要動工建造,他沒被送到隔離營去住過,沒被可怕地隔離幾個星期,遭受虐待和捱餓,許多囚徒在隔離營裡被治得皮包骨頭,象是機器人,什麼思想也沒有,只求好歹活下去。克林格爾當黨衛軍監工,穆特普爾當猶太族工頭,一年以前,他們兩人擔任這項建築黨衛軍營房的工作以來,一起幹到了現在,兩人都是鬼點子多、身子結實的傢伙,年紀都快近六十了,都急著要幹出點名堂來:克林格爾為的是討好上司;穆特普爾呢,為了要保全性命。克林格爾為了他自己的利益,逐漸把這個猶太人安置在非正式的受保護的地位上,叫他當建築工頭。就憑這種身份,山米能夠為勞工分隊徵調囚犯。他就是利用這一點營救班瑞爾的。把一個蘇聯戰俘拉進來不符合規定手續,但是奧斯威辛集中營的規章制度不是前後一致、互相連貫的。黨衛軍的軍士和軍官經常互相討好,貪贓枉法,按照他們自己的心意曲解規章。幹起這一行來,沒有人比一級小隊長恩斯特。克林格爾更拿手了。

克林格爾是集中營裡的老狐狸,一個身材結實的巴伐利亞人,一頭金髮已經有點灰白了。同司令官一樣,他是達豪和薩克森豪森2的老兵;事實上,正是司令官申請把他調到奧斯威辛來的。克林格爾從前在慕尼黑當警察,在蕭條時期丟了差使,變成一個納粹分子,在黨衛軍裡找到了容身之地。既然工作要求他手辣心狠,這個愛好家庭生活的人就不再象從前那樣隨和,變得心狠起來。克林格爾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把囚犯的脊背鞭打得皮開肉爛,當受到拷打的人鮮血淋漓、人事不知地倒下去的時候,他帶著滿不在乎的微笑擦掉皮鞭上滴下來的鮮血。他親自排在行刑隊裡槍決判處死刑的囚犯。他同囚犯談話的時候通常的聲調是威脅的咆哮。他用棍子狠狠地接一下,能把一個人揍得象枯枝扎的稻草人那樣垮下來。儘管這樣,山米。穆特普爾認為他“挺不錯”。克林格爾跟許多黨衛軍人員和囚犯頭不一樣,儘管他也用恐懼、痛苦和死亡來折磨嚇破了膽的、瘦得象骷髏的囚犯,卻並不從中得到樂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