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彈著點離目標還是差了很遠,德國艦隊的射擊卻開始對它們構成直接威脅了。在這種情況下,英**官們不免擔心“雷電”號的測距裝置存在技術性的問題。傑利科只好令三艘主力戰艦各自觀瞄測距,並儘量依據前哨偵察艦艇以及海岸觀察哨所提供的觀測報告調整射擊引數。
與英艦官兵愈發緊張焦慮的情緒相比,德國艦隊的戰鬥節奏依然像磐石一樣穩固,而且得到兩架水上飛機的輔助校射,他們的夜間射擊仍舊保持著較高的效率。在交替射擊找到準頭之後,這些德國主力艦開始齊射——儘管只有一艘無畏艦和兩艘戰列巡洋艦能夠打出真正意義上的齊射,其餘艦艇的主炮因為戰鬥毀傷而無法發揮作用,但德國艦隊的連番齊射還是打出了讓英國人的威力,因為在接近一萬九千米的戰鬥射程,炮彈入射角恰好是英國主力戰艦防禦最為薄弱的軟肋:甲板!……章節內容結束……》
第150章 摧枯拉朽 下
read336;……章節內容開始……》
漫天繁星的蒼穹下,兩支鋼鐵戰列艦隊在相隔近20公里的海面上相互轟擊,這並非人類戰爭史上最壯麗的一幕,卻註定作為劃時代的分界線載入史冊。一個新興的工業帝國強勢崛起,從經濟、外交、殖民、軍事領域全面挑戰老牌霸權強國,各方角逐,唯海權之爭最具決定意義。
贏得了海權,便贏得了一切!
在這個飛機潛艇初興的時代,鉅艦大炮依然是決定海戰勝負的核心力量。多數人只看到了眼前的景象,殊不知時代的變革已是潮湧澎湃,而克里斯蒂安…奧古斯特則透過自己的抉擇走了一條不甘平凡的道路。“雷霆”戰艇的駕駛艙前座,他以堅定的眼神注視著前方海面,躍動的橘色焰光可不是節慶的禮花,它們明確無誤地揭示出敵方主力戰艦的方位,那是整場海戰最具價值的獵物。
在克里斯蒂安的直接指揮下,六艘“閃電…14”毫髮無損地穿過戰場來到了泰晤士河口上游水域。越是危險的地方往往越安全,這個奇特的哲理在這支德國高速戰艇小分隊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演繹。有那麼幾次,英國艦艇就從數十米外,也不知是沒注意到它們還是將其誤認為己方魚雷艇,這些英國艦艇就這樣匆匆駛過,很快消失在夜幕之中。
忽然間,又一顆照明彈在夜空中綻放,它幾乎位於英國艦隊正上方,將三艘英國主力戰艦的輪廓清清楚楚地映照出來。從貼近海面的高速戰艇上看去,這些英艦的外觀顯得格外龐大,彷彿三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城堡,周圍散佈著至少十幾艘警戒艦艇。克里斯蒂安知道,直衝過去很容易引起敵方艦員的注意,就算這些英國戰艦來不及使用榴霰彈,也可以迅速集中副炮和機關炮火力進行攔截,除此之外,不時落下的德方炮火也是不可小視的威脅。
想到這些,克里斯蒂安熟練地按動訊號鈕,提醒後面的“閃電…14”戰艇跟上自己。離英國主力艦還有三四千米,再往前一些就能進入魚雷射程,這個時候,他果斷駕艇朝倫敦方向駛去。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克里斯蒂安多次經過這條航道,有時是搭乘渡船,有時是駕駛競速快艇,若不考慮遭到英國艦艇盤查截擊的可能,他完全能夠駕駛“雷霆”直抵距離白金漢宮最近的碼頭。當然了,鑑於歐洲國家錯綜複雜的家族關係,襲擊英國王室或者軍政要員並不可取,克里斯蒂安的舉動只是為了更加順利地接近英國主力艦隊,他的戰艇壓根沒有進入泰晤士河,而是在英國艦隊後方轉向。接下來,頗具戲謔意味的情況發生了:一小隊英國海軍的高速魚雷艇從倫敦方向駛來,它們同克里斯蒂安的戰艇小分隊相伴航行了一段距離,並從一艘英國驅逐艦近旁駛過。儘管德國戰艇的艇身都噴塗了傳統的鐵十字徽標,卻沒有一個英國水兵意識到危險的敵人就在身邊,而且不同於常規水面艦艇,裝備機槍的英國戰艇是克里斯蒂安這支小分隊真正的致命威脅。
三千米,兩千米,一千米……照明彈再次映亮海面,英國主力艦的側影無比清晰地呈現在克里斯蒂安和德國艇員們眼前,桅杆、艦橋、煙囪、炮塔、艦錨、救生艇甚至訊號索上掛出的訊號旗,他們能夠辨認出這些英國戰艦的大多數細節。
“攻擊前艦”——克里斯蒂安的“雷霆”以尾燈發出了戰鬥指令。
六艘“閃電…14”已經進入了雷擊航線,在未受任何阻礙的情況下,它們一直逼近到了離目標不到300米的位置方才發射魚雷,就算那艘英國超無畏艦正在全速航行,餘下的時間也不夠它及時轉避了,何況它是以12節左右的航速緩緩移動。
戰場的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