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英法國內的反德情緒也漸漸平息下去,但在德國,民眾卻對協定內容深感失望。在許多德國人看來,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訴求,甚至不惜一戰的有力行動換來的只不過是法屬剛果佈滿沼澤和叢林的落後地區——部分是完全沒用的,部分是幾乎沒用的。這種巨大的落差使得社會輿論紛紛將矛頭對準政府,各報紙基本眾口一詞地譴責德皇和********,甚至將威廉二世稱為“膽怯的威利”!
在德國的帝國國會,各黨派也競相向皇帝和政府發洩不滿,就在法德摩洛哥協定簽署後5天,帝國國會進行了長達3天的辯論,期間首相貝特曼被迫進行了兩次長篇發言為自己辯護,而保守派則強烈譴責政府在摩洛哥問題上的妥協退讓,認為此舉犧牲了德國的尊嚴。民族自由黨的領袖乾脆指責政府害怕戰爭,稱德國人民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但政府和皇帝的怯懦卻讓人極度失望,他們應該為德國遭到外交恥辱負起全責——每當議員們進行這種指責時,威廉皇儲都在座位上鼓掌表示贊同。
“民意”的強烈抨擊當然使德國的決策層懊喪不已,以至於讓他們暗自下定決定,在下一次“考驗”時不再退縮。正如小毛奇對自己的一位朋友所說:如果我們再次夾著尾巴溜走,躲開這類事,如果我們不能奮起提出我們準備用劍來實現的有力要求,那麼我對於德意志帝國的前途就要充滿懷疑了,我也要辭職,但我首先要建議取消我們的陸軍和海軍,並把我們置於日本的保護之下,這樣我們就能不受干擾地掙錢並變成弱智。
在協約國方面,這場一度瀕臨戰爭的危機進一步刺激英法加強軍事同盟關係,不久,兩國海軍就達成了一項極其重要的戰略合作協議:英國海軍將地中海艦隊的主要艦艇編入本土艦隊,法國海軍則把大西洋上的艦隊調往地中海,這不僅加強了英國對德國的海上威懾,更意味著英國承擔起了保護法國西海岸的責任——無論法國在什麼樣的情形下捲入同德國的戰爭,英國的參戰已成必然。
與此同時,在波斯尼亞危機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中相互拆臺的法國和俄國也意識到了緊密合作的必要性。在英法海軍形成戰略協作關係的同時,法俄海軍也秘密簽署了一項協定,規定在戰時相互支援,使得兩國的全部武裝力量被正式的條約綁在了一起。
隨著摩洛哥危機宣告結束,緊張了一個秋天的人們終於可以喘口氣了,而當他們回過神的時候,卻驚訝地發現義大利軍隊出現在了原屬奧斯曼帝國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原來,當歐洲的注意力幾乎都集中到英法德之間的大國衝突上時,義大利人竟然巧妙地鑽了個空子,他們以當地義大利人受到傷害為由向奧斯曼帝國索要北非領土,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奧斯曼宣戰並發動進攻。一週之內,北非重鎮的黎波里和圖卜魯格就落入了義大利人之手,緊接著,義大利軍隊在胡姆斯、德爾納和班加西登陸,迅速佔領了這些沿海要地,而在向內陸推進的過程中,義大利軍隊遭到阿拉伯部落軍隊和來自埃及、突尼西亞等地阿拉伯志願軍有力抵抗,儘管動用了飛艇、飛機和裝甲汽車,意軍進展仍十分緩慢。……章節內容結束……》
第118章 幽靈之刃 上
read336;……章節內容開始……》
百度搜尋本書名+看最快更新
我摯愛的約亨:
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
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作出了這個痛徹心扉的決定。我想,愛情和親情不是不能共存,而是我們生在了一個不幸的時代。兩個本該友好相處的國家,兩個有著密切關係的民族,在文明的道路上成了最可怕的對手。在狂熱的戰爭呼聲中,我們每個人是如此的渺小和卑微,無論如何努力,也難以改變一丁點兒現實。與其這樣矛盾並痛苦下去,不如早做決斷。
我摯愛的約亨,感謝你帶給我的美好的一切。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見到你時的情景,你穿著潔白的軍禮服,英俊帥氣、風度翩翩,彷彿童話中的王子,特別是嘴角的微笑,那種自信卻不輕浮、高傲而又謙遜的意味讓我感到無比的好奇,也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無可救藥地喜歡上了你。我永遠不會忘記,你縱馬奔騰、瀟灑不羈,你談情唱歌、深情款款,我不會忘記你從摔壞的飛機裡走出來時的情景,不會忘記我們一同飛越海洋的感懷,不會忘記我們一起在夕陽下漫步、在星空下依偎的幸福……
這些寶貴的回憶,我會小心翼翼地珍藏起來,直到老去的那一天——請原諒我這麼說,因為我實在不知道英國和德國什麼時候才會迴歸昔日的友善,我實在很害怕有朝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