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一夜愁白頭的誇張狀況,整個人給人的感覺依然是那般翩翩優雅的君子風度,簡短的頭髮和瘦長的臉龐顯現出職業軍人的幹練氣質。硬朗筆挺的站姿,中氣飽滿的面色,夏樹立即意識到這“病”不在體,而在心。
親王果然有意迴避了這個問題,他接受了夏樹和夏洛特的致禮,然後說:“感謝你們這麼遠跑來看我,又不巧碰上大雪天氣,外面一定冷極了,趕緊坐下吧!”
在爐火旺盛的壁爐前落座,夏樹頓時感覺暖和了許多,喝下熱騰騰的香茗,寒意便已基本驅散。
“希爾小姐,你和約亨的事情我是不久前才知道的。說起來,我與希爾公爵及羅伯特…希爾將軍相識也有很多年了,他們都是正直的軍人,給我的印象很好,你的母親我也見過兩次,是位溫良賢淑、舉止得體的夫人。”
夏洛特溫婉善意地說:“整個英國對您的印象都很好,報紙稱您是德國最有風度的人。”
海因裡希親王非常禮貌地道了謝,然後說:“你們歷經波折走到一起,勇氣和決心讓我十分欽佩,我真心祝福你們,也希望你們最終能夠消除所有人的成見,讓全世界為你們偉大的愛情送上祝福。”
“謝謝您,尊貴的親王殿下。”夏洛特答道。
夏樹的回答則是“任重道遠,堅定前行。”
說完這些,海因裡希沉默了一會讓,他沒有避諱夏洛特的在場,坦然對夏樹說:“我已向皇帝陛下遞交了辭呈。”
“啊?”夏樹瞪大眼睛看著這位海軍親王。
“我自認為已經不能勝任艦隊司令的職務了。”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的神情很是黯淡。
對於海因裡希親王的這個決定,夏樹固然感到十分吃驚,但事情的發展其實早有跡象。它是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所做出的無奈抉擇——在德國海軍的發展大方向上,海因裡希親王一直跟自己的兄長以及德國海軍的實際掌權者提爾皮茨意見相左,後兩者熱衷於同英國展開海軍競賽,進而挑戰英國經營三百年的海上霸權,海因裡希親王則主張與英國保持良性的合作關係,一再修改的海軍法案和不計後果的造艦潮讓他深為憂慮。
在夏樹的心目中,海因裡希親王是一個才思敏捷、個性穩重、勤勉敬業的人,是皇室成員之中唯一讓他真正欽佩的人。因為高貴的皇室血統,他也許並不是公海艦隊指揮官的最優選擇,但他用自己的表現贏得了大多數海軍官兵的尊重。不僅如此,他精通海軍業務,早期曾在多次軍事演習和外交訪問中展現出良好的指揮能力,在國際上的聲譽名望也遠遠好過於生性好鬥的德皇威廉二世。
“如果失去了您這樣一位艦隊指揮官,對德國海軍將是一個十分沉重的打擊,懇請您慎重考慮……”
親王擺擺手:“不必勸我了,這是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
“這……真是太令人遺憾了……”
夏樹話已出口,卻覺得措辭有些不當,好在失意的海因裡希親王並沒有失去以往的不羈,緊密的血緣關係也讓他在夏樹面前格外地親切、寬和。
“沒什麼可遺憾的,歷史替德國選擇了一條激進冒險的道路,它可能遭遇挫折,也可能實現飛躍。之所以做出現在的選擇,是因為我個人的性格實在不適合那條道路。”海因裡希親王的語氣很是坦然,眼底的憂慮卻瞞不過夏樹。
站在夏樹的角度看,海因裡希親王的想法可不是軟弱怯懦的表現,它其實是解決德國當前戰略困境的一種方法,若能夠付諸執行,就算不能避免與法俄之間的戰爭,也能夠大大推延戰爭的爆發,或是為德國贏得更為有利的戰爭形勢。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它的可行性,事實上,德國此時的內部環境並不適合懷柔策略。一方面,日耳曼民族的尚武精神綿延千年,德意志帝國的統一也是建立在一系列輝煌勝利的基礎之上,統治階級和民眾階層熱衷於軍事冒險,另一方面,德國在世紀末、世紀初的快速發展得益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促進作用,但也由此形成了“卡特爾化”的社會經濟結構,以容克大地主和資產階級工業家為代表的各大利益集團勢均力敵,國內市場競爭異常激烈,謀求海外擴張既是利益集團實現再發展的必然渠道,又迎合了民眾的泛德意志情緒和崛起心理。在這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和促動下,德國的軍事擴張已是無人能夠遏制,一位親王的辭呈好比擋在車輪前的螳螂,根本無濟於事,在強大的民意輿論下,就連桀驁的威廉二世也不得不為自己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中表現出的“軟弱”而自責……
“能否容我說一句話?”坐在一旁的夏洛特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