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還不如干脆亮明身份,以學習討教為藉口整日呆在威廉皇儲身旁。鑑於一個穿著海軍制服的人在一大群陸軍參謀中間太過惹眼,恰好德皇近日授予了他普魯士第1近衛槍騎兵團榮譽軍官頭銜,夏樹也就順理成章地穿起了這身頗為帥氣的陸軍制服。
“可是,皇儲殿下,我這人生來就是海洋動物,對陸地的東西很不感興趣,這恐怕是沒法改變的。”夏樹笑嘻嘻地回答。
“海洋動物?哈,有意思!”威廉皇儲笑道。同自己最年幼的同胞兄弟約阿希姆站在一起,他的體形顯得既高又瘦,儼然一根白竹竿,但這並不是因為他有某種不良嗜好。普魯士歷史上最偉大的統治者和軍事家,腓特烈大帝,年輕時候的也是這樣一副身板,但它無礙於這位勵精圖治的君主成為叱吒風雲的傑出人物。
這,也是威廉皇儲頗為得意的一點。
關於“跳槽“的話題,夏樹沒有接著往下說。他前生的職業是船舶工程師,最大的業餘愛好是製作軍艦模型,加入海軍自是首選,但是,他興趣並不僅限於海洋。中學臨畢業的時候,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他在學校圖書館借閱了一本人物傳記,《吳佩孚傳》。軍閥梟雄的戎馬生涯是如此蕩氣迴腸,他深受吸引,並想方設法找來類似題材的書籍。從《拿破崙傳》到《對越自衛反擊戰》,他如飢似渴地瞭解著近現代軍事歷史上所發生過的一切,對那些精彩絕倫的謀略拍案叫絕,對那些功敗垂成的戰役惋惜不已。無書可讀的時候,當他從枯燥而沉重的課業中抽身歇息片刻,便在草稿紙上手繪記憶中的經典戰役——爛到家的畫技沒能培養出一個軍事漫畫家,卻讓他在戰略戰術方面有了自己的內涵。如果可以在這個時代自由選擇一個角色,他不介意同時成為德國的陸軍和海軍統帥,利用自己的頭腦幫助這支鐵血之師避開一個個歷史誤區,用勢如閃電的凌厲攻勢擊垮每一個敵人,讓全世界都對它的旗幟心懷敬畏!
“來,看看我們的新沙盤。”威廉皇儲示意夏樹往露臺下面看,陸軍總參謀部已經提前為這次會操準備號了作戰沙盤。它長寬各有六米多,精緻地描繪出了會操地域的地形地貌,配以代表部隊兵種和規模的兵人,基本資訊和形勢變化一目瞭然。
與威廉皇儲肩並著肩站在露臺欄杆旁,夏樹頓時有種運籌帷幄、指點江山的豪邁感懷。
“這是近幾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全軍會操吧?”
“沒錯,18個兵團,68萬人,兵員數量已經超過了1905年所舉行的那次大會操。”威廉皇儲很是得意地回答說。
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政體是聯邦制,它由22個邦、3個自由市和1個直轄區組成,儘管各邦將軍事、外交、海關立法、銀行立法、間接稅、刑法等權力交給帝國政府,但軍隊的組建和維持仍歸各邦負責,也就是說,此時的德**隊實際上由普魯士軍隊、巴伐利亞軍隊、符騰堡軍隊等組成,他們採用標準化的武器裝備和訓練操典,但在一些細節方面還是有所不同。為了在戰時達到理想的配合效果,通常情況下,陸軍總參謀部每年都會組織一次聯合性質的會操,這便是此次秋季會操的由來。
自德軍總參謀部進入施利芬時代後,每年會操的內容就成了雷打不動的“對法作戰”。1905年是施利芬任德軍總參謀長的最後一年,即將接任總參謀長職務的小毛奇以軍需總監的身份首次主持全軍會操,以7個軍團模擬演練了“施利芬計劃”的核心部分——西線攻勢,其結果得到了施利芬的高度評價。不久,這位給德**隊戰略和戰術思維留下深深個人印記的軍事家結束了長達44年的軍旅生涯,而在退役之後,施利芬仍致力於西線戰術研究,透過在軍事刊物上發表文章,繼續影響著德**隊的軍事思維,將“施利芬計劃”的概念灌輸給了軍隊高層的每一位將領和參謀軍官。
多數德軍將領都對施利芬計劃深信不疑,卻忘了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的道理。
“殿下,參戰的軍隊越多,後勤壓力越大,這方面我們可不能掉以輕心。”夏樹好意提醒說。
威廉皇儲不以為然:“嘿,這點不必我們操心,德國的參謀部是最擅長部隊動員和後勤組織的軍事機構。只要我們確定了進攻線路,他們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安排好軍需供應。”
“可是,最好不要太依賴某種既定的思維比較好……”夏樹呢喃道。
威廉皇儲顯然沒有聽到夏樹這句自言自語般的話,他自信而又自豪地說:“等真正到了開戰的時候,投入西線的兵員至少會兩倍於此。一旦戰爭爆發,我們必須傾盡全力擊敗法國,這是通向勝利的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