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家口和杜家村就隔著幾個山頭,杜四哥哪怕再想繞來繞去還是到了趙家口。
三嫂趙娥孃家就在趙家口,昨天回孃家的三嫂已經早早在村口等著,見人到了忙忙引著四人進了家門。
三嫂娘趙孟氏熱絡的和杜娘誇了杜四哥幾句,便善解人意的帶人朝女方家裡走去。
“我們家和趙修齊家關係隔的遠,在村裡也就是個臉熟,遠看著他家的人還不錯。丫頭回來說了這事兒我找了跟他家關係不錯的姐妹聊了,他家二丫頭是個穩重的,平時話不多,趙修齊帶著婆娘和兒子在縣城擺攤,自從她大姐嫁人後家裡的活計都是二丫頭在做。”
孟氏一路上說著趙家幾畝地,家裡人性子好不好處,他家孩子幾個男娃幾個女娃和村子裡多數人對趙家二丫頭的看法這些事情,自己卻絲毫不對這個人做任何評價。
趙家二丫頭這人好與不好不是趙孟氏說了算,孟氏可不想自己誇獎人家姑娘幾句杜娘當了真,真把那丫頭娶回去,結果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回頭受罪的還不是自家閨女,所以相看這件事孟氏從頭到尾只牽線不表態。
兩家一個在村中心一個在村邊,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
趙修齊家大門開著,孟氏喊了一嗓子便帶著杜娘進了門。
“哎呦!來了!快坐!快坐!”
趙修齊婆娘魯氏笑著招呼幾人坐下,轉頭拿起桌上的盤子讓杜小喜和柳垚吃糖果子,杜小喜和柳垚笑呵呵的一人拿了一個巴掌大的糖果子笑著道了謝,又被誇了幾句有禮貌的好孩子。
杜娘和魯氏孟氏道家常,聊兒女絮絮叨叨好大會兒才說道正題上。
魯氏呀了聲一拍腦袋笑道:“看我這破記性,前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