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斯文赫定一樣,因為幫助中國人修建新疆鐵路而備受中國人的愛戴,到時,不僅是總統夫人宋美齡“老媽媽喊您回家吃飯”,估計蔣總統本人也將親自與您一起;在帕米爾高原跳起“江南style”。
此致
敬禮!
您的忠實的朋友:陳達達古人
公元2013…02…05
附註:
公元747年,吐蕃人侵佔了絲綢之路上位於穆爾加布河谷附近的小勃律國,絲綢之路被迫中斷,唐朝將軍,安西都護高仙芝奉唐玄宗之命,率領大軍前去征戰,同時也進入了當時被吐蕃人佔領的亞辛和吉爾吉特兩個地區。高仙芝及其一萬多人的大軍從疏勒(喀什)出發後,越過帕米爾高原,所走過的道路,後來被斯坦因按照歷史記載,做了地理上的還原。
最令斯坦因興奮激動,對他而言,也最有價值的發現之旅,就是1906年他在第二次探險考察時所選擇的路線。他說,這條路線,“在歷史問題之外,是最富於地理學和人種學意義的道路”。
斯坦因從巴基斯坦西北區白沙瓦(Peshwar),取道斯瓦特(Swat)與迪爾(Dir),進入基德拉爾(Chitral)的達爾德(Dard)一帶。再從阿屬帕米爾高原橫越巴羅吉爾(Baroghil)山口和馬拉坎德(Malakand)山口到達洛瓦雷(Lowarai)山口河谷,到達德羅什(Drosh),遙望蒂裡奇米爾(Tirichmir),沿馬斯圖季(Mastuj)河谷,擦身巴羅吉爾和達爾闊特(Darkot)兩個山口,進入瓦罕走廊,行進至波扎伊拱拜孜(Bozaigumbaz),最終穿過明鐵蓋達坂進入塔格敦巴什帕米爾,抵達塔什庫爾乾的石頭城。
“事實上,這也是唯一可行的通道。曾經發生過這樣偉大歷史事件的交通路線,當然有必要進行實地考察。對於任何軍事行動而言,帕米爾高原與興都庫什山都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天然屏障,人員眾多的軍隊如此有組織地越過此地,有史以來,高仙芝和他的軍隊應是首例。這裡,高山聳峙,缺少給養,冰天雪地,其困難程度難以想象,唐朝軍隊是如何堅持下來的?要知道,即便是其中任何一個困難,都足以難倒現代軍隊的任何參謀本部。只有當你站在積雪閃亮的山頂,順著陡峭的山坡俯視海拔4000米以下的亞辛河谷,才會真正體會到高仙芝的大智大勇。大隊人馬越過這道天險,突然出現在亞辛佔領軍的面前,大大出乎敵方意料,使敵人狼狽不堪,丟盔棄甲,從而導致唐朝軍隊大勝。非常可惜的是,這位勇敢的將軍竟然沒有在這險峻山口要隘,豎一塊石碑之類的東西來記錄這一人類偉大的壯舉。單單就高仙芝部隊所遭遇的困難而言,橫越達爾闊特山口和帕米爾高原其他險隘的困難程度,要遠遠超過歐洲歷史上,從漢尼撥一直到拿破崙和蘇沃洛夫等著名將領,率領軍隊翻越阿爾卑斯山。”高仙芝率部跨越極地河谷的情形,我們在斯坦因的描述中可略知一二。
“十幾個世紀以前,我生平視為佛教護法聖人的偉大的中國旅行家——玄奘從印度求法歸來,就曾經走過此路。”
這條道路,對於今天的我而言,也具有巨大的誘惑力。我計劃,下一個目標就是重走這條道路,去感受高仙芝及他的隨從們彼時彼刻的心跳,以及他們身處極地河谷的恐懼、疲憊、寒冷、更要去感受他們堅韌不屈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