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如果美元、英鎊、日元同時都成為套息交易的貨幣,全球流動性將向何處去?毫無疑問,那就是中國,即使中國有近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也抵擋不住全球金融資金的襲擊。
日本的歷史歷歷在目。日本日經指數在1989年底高達39 000點;到1992年,一路下跌到14 000點,下跌近2/3。日本央行在短期之內持續大幅度提高官方利率,而以這一引發因素為起點,日本股市提前反應,大幅度下跌。
對於日本股票市場來說,日本銀行本身是股票市場最大的投資者,在股市下跌的過程中,也就成為最大的受害者。股票市場的下跌不僅在日本銀行外部造成了許多壞賬,銀行的投資收益也在股市下跌的過程中大幅度下降,這樣銀行受到了雙重打擊,而股市下跌導致的房地產價格下跌更使銀行的經營雪上加霜,日本銀行幾乎面臨著全面的虧損。
第十章 美元“白條”下的損失
本章導讀
違約等於支付“白條”,欺騙善良的人們。世界近代800年的歷史(即從1200年到2010年),其實也是一部國際金融的違約史。歐美等國家一次又一次用金融“白條”欺騙了善良的人民,尤其是近200年以來,而這是之前人們都沒有關注到的,也是西方主流媒體刻意迴避和隱瞞的。在近代200年間,有5次大違約潮,而每次違約潮都意味著西方主要發達國家支付的貨幣變成了“白條”,而持有這些貨幣“白條”的國家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尤以美元的幾次大危機為甚。
1934年1月31日,羅斯福使美元貶值40%。第二次貶值是1971年8月15日,美國關閉黃金兌換視窗。美國總統尼克松發表電視講話,關閉黃金兌換視窗,停止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持有美元前來兌換黃金。1972年,倫敦市場的金價從每盎司46美元漲到64美元。1973年,每盎司金價衝破100美元。
美聯儲那幫技術官僚們是不是在實施搶劫財富的貨幣政策?美聯儲標榜自己是反貨幣貶值的鬥士。歷屆美聯儲主席沒有一位號稱自己的目標僅僅是為了促進經濟增長,相反,他們大多會高調宣稱自己優先考慮的是穩定通貨,做自由資本主義和自由企業制度的衛士。這是美國的傳統,一個讓美國人引以為自豪的傳統。從歷史的角度看,美國的貨幣貶值絕不像美國人自我標榜的那樣“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絕不可掉以輕心。如果我們考察1913年美聯儲成立以來貨幣貶值的發展情況,就會產生一種觸目驚心的感覺。1913年時你持有100美元的購買力,到2013年就只剩下4美元的購買力,其中96美元都成了美元“白條”,永遠消失了。想一想,這有多麼的可怕!
800年國際金融違約史與美元“白條”
在近代200年間,有5次大違約潮,而每次違約潮都意味著西方主要發達國家支付的貨幣變成了“白條”,而持有這些貨幣“白條”的國家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近代尤以美元的4次大危機為甚。
自1800年以來的200多年裡,出現了5次大規模違約潮。第一次違約潮出現在19世紀1815~1820年,金融違約的國家達到了25%以上。第二次違約潮出現在19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違約的國家百分比一度上升到48%左右,並居高不下,直到19世紀50年代中後期比重才開始逐漸下降。金融違約國家的百分比在20%以下維持了不到20年,19世紀80年代又爆發了第三次違約潮,違約百分比一度接近40%。在度過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相對較穩定的40年之後,第四次金融違約潮在20世紀30年代末爆發,違約百分比達到45%以上,違約規模和持續時間逼近第二次違約潮,直到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違約率才逐漸平緩。第五次違約潮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金融違約國家百分比達到38%,規模接近第四次金融違約潮。
美國政府可能會讓美元一次性大幅度貶值,來緩解債務成本的壓力,這種情況在歷史上至少出現過兩次。一次是1934年1月31日,羅斯福使美元貶值40%。當日, 羅斯福釋出公告說,美元的價值已降到美分,政府收購黃金的價格定為每盎司35美元。他是根據國會的授權行事的,並說採取這些步驟是為了保護國家外貿免受其他國家貨幣貶值的影響,政府對聯邦儲備銀行的一切現存黃金擁有所有權。美國政府從新舊金券兌換中為國庫創利約28億美元,公告說,如果必要的話,其中20億美元將用來穩定美元的國際兌換和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