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3 / 4)

老套套,你們要有新路路,當前從中央到地方都重視轉變作風聯絡群眾,你們就要抓住這些做好文章,寫法上要有亮點,臂如巡迴辦案、上門服務,就不要老是用過去的字眼,不如改成圩日法庭、假日法庭、夜間法庭、田頭法庭,才會吸引別人的眼球。要使張院長與眾多的候選人顯得更有份量,我教你吧,你們在推薦時不要總提興建辦公大樓有多少層多少面積,這不新鮮,在城裡任選一幢樓房也是這個數啊,況且全省‘兩庭’建設已經收尾,百分之九十以上基層法院都有自已的辦公大樓,‘辦公無房、辦案無堂’的舊時代已經過去,後面建的可能比前面建的更加宏偉、更有氣魄,這樣你們反倒落後。你們應怎麼做?我認為你們應當在法院科學管理的現代化、資訊化、系統化方面多下筆墨,充分顯示張院長‘走在前面、先進一步、高人一籌’的領導才幹。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在這次推薦時應該把張院長打造成既是一個法學家又是一個政治家,一個法官運用法律知識辦幾個案子是最起碼的,嚴肅執法、秉公辦案又是最本職的,一般的人都可做到,作為領導,首要的是講政治,要有政治洞察力和政治敏銳性,所做的工作才不會偏離政治方向,才不會穿錯鞋、上錯床、進錯袋、走錯路。講政治這個方面很少有人寫上,實際上是寫材料的人自身沒有政治敏感,跳不出小圈子。好吧,至於你說的推薦程式,相比評選全省十大傑出法官,嚴格多了,由原來縣法院、市中院、省高院改為縣委、市委、省委一級一級呈報,一級一級稽核,評選方式也由原來省高院組成評選委員會改為全民投票,選票印在省法制報上,一張報紙一張選票,注意收集當日報紙,不可以影印的。”

凌子鼐領悟了伊副處長的教誨。伊副處長是《法院文化報》駐省高院記者站的站長記者,眼觀六路,耳聽四方,既能總結過去,又能預測未來,更能把握現在。伊副處長的一席話使凌子鼐心裡豁然開朗,離評選還有三個月時間,這三個月可以做很多工作,首要的是疏通縣委、市委、省委的關節,其次是要協調市中院、省高院的關係,再次是透過宣傳輿論進行造勢,讓張響輔的名字家喻戶曉,讓張響輔的功績耳熟能詳,最後一招是推出張院長一部學術專著,廖逸宣不是跟各大報刊素有聯絡嗎?董憲章不是經常說有大學同學在什麼出版社當編輯嗎?好,好。這些都是資源,這些都用得著,現在正是時候。凌子鼐把自已的想法向張院長作了全面彙報,張院長說:“有頭腦,會辦事,小凌確實不錯。”

接下來的黨組會議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餘小萌主持會議說:“這幾年來,我們法院在張響輔同志的領導下,奮發圖強,開拓進取,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年上一個新臺階,得到了上級法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好口碑。這次評選全省政法英模,我院是有基礎有優勢的,省高院政治部、市中院政治部都建議推薦張響輔同志,依照程式,我院黨組向縣委呈報,縣委向市委呈報,市委向省委呈報,這些工作需要我們一項一項去做。為了無疆縣法院集體的榮譽,為了我們領導班子共同的責任,我們班子成員包括列席會議的廖逸宣同志、董憲章同志、凌子鼐同志、葛隱騫同志都要分頭去做工作,我和張院長的初步意見是:劉博宇同志和凌子鼐同志負責聯絡縣委、市委、省委,廖逸宣同志、董憲章同志、葛隱騫同志負責專版策劃和專著出版工作,洪尚坤同志負責投票工作,我本人負責日常工作。大家有什麼困難嗎?”

廖逸宣說:“我很樂意做這件事。只是有個想法,考慮到選票登在省法制報上,我們是否在專業報和黨報上同時搞個專版。政法部門的人對專業報感興趣,黨政部門的領導對黨報感興趣,兩者都要兼顧。”餘小萌說:“很有道理。廖副院長老成持重。”廖逸宣接著說:“黨報是很難上稿的。在這方面還勞餘副院長多吹枕頭風。”餘小萌說:“我跟丁虔生沒有任何關係了。”張院長瞪了一眼,欲言又止。餘小萌輕輕吸了口氣,說:“我今天坦率地跟各位同事宣佈,我跟丁虔生在三個月前就離婚了,也算對組織的一個交待吧?張院長竭力想挽回我倆的婚姻,希望我不要聲張出去,希望我倆復婚,我自個知道,這是不太可能的事。”看著大家一臉疑惑的樣子,又說:“我還住在丁虔生父母家裡,是不情願讓老人知道我倆的事。我倆是在縣民政局辦的手續,市城的房子歸他,縣城的房子歸我,兒子由他撫養,他的父母我答應要贍養到他們百年歸後。你們不要為我擔心,我幾個月都熬過來了,我想通了,離婚對某些人是一種解脫,絕不是痛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