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外的柴紹領著十多人殺進來,徐子陵從地上彈起,往橫掠開,一個鬥,破側窗而出,落到大堂側和外牆的空地上。箭弦疾響。伏在牆頭瓦頂的十多名強弓手眾弩齊發,勁箭從各方交叉射來。徐子陵知道敵人給他弄得陣腳大亂。這樣倉忙射箭對他根本不構成威脅,反而因搭箭需時予他喘息之機。足尖一點,騰空直上。環目一掃,龐玉和段志玄正從瓦面領著二十多人撲至,李神通和裴寂此時可能追進大堂去,故不見蹤影。正是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凌空換氣,在十多丈的高處向橫,避過敵人第二輪勁矢,越過佈滿敵人的外牆,落往街心。足尖一點,再騰雲駕霧的升上對街的屋項,一溜湮跑得無影無蹤。由於張鎮周身在偃師,往返需時,所以寇仲給安排在城南一處小院落休息。王世充本想把他留在皇宮,卻給寇仲婉拒,更謝絕派來婢僕侍候。送他到該住處的郎奉給他打發走後,他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大睡一覺,到被叩門聲驚醒,已時近黃昏。來訪的是老朋友兼戰友楊公卿,久別重逢,當然非常商興。楊公卿沒帶任何隨從,坐下後問道: 秦叔寶和程咬金為何一去不返?少帥若不方便說出原因,我絕不會介意。 寇仲苦笑道: 聖上有否把這事算到我頭上來? 楊公卿道: 這事相當奇怪,我曾在他面前兩次提起他們,都給聖上岔到別的事情去,似乎不願深究。 寇仲道: 這叫問心有愧。 接著把來龍去脈,王世充為何要借宋金剛之手圖把兩人和突利一併害死的事,解釋一遍,笑道: 我和小陵亦是聖上加害的目標,幸好我們及時曉得,將他的毒計化解於無形,否則突利恐怕永遠回不到家鄉。 楊公卿扼腕嘆道: 程咬金和秦叔寶都是身經百戰的猛將,只因生性率直,不肯逢迎太子,還在戰略佈置上與太子意見相阻,故不為太子及聖上所喜,可是人材難得,總不能因這種小爭拗棄之如敝屣,還陰謀加害。唉!對著這樣的主子,誰不心寒。 寇仲大吃一驚道: 心寒歸心寒,現在大戰迫近眉睫,楊公最緊要撐著大局,否則洛陽危矣。 楊公卿凝神盯著他好半晌後,沉聲道: 你知否程咬金和秦叔寶在李靖引介下,已投向李世民。 寇仲失聲道: 什麼? 楊公卿搖頭道: 我有時真不明白,你若助王世充擊敗李世民,於你有何好處? 寇仲正容道: 首先,我怕的是李世民而非王世充,某次,我要爭取喘一口氣的時間,以建立我的少帥軍。你當我不清楚王世充是什麼貨色嗎? 楊公卿猶豫片刻後,壓低聲音道: 少帥有興趣收留老夫嗎? 寇仲嚇了一跳,低聲應道: 這可非說笑.不過在目前的形勢下,楊公考慮選擇的人該是李世民或竇建德,何時才到我寇小仲? 楊公卿爽然失笑道: 少帥太謙虛啦,老夫環顧天下豪雄,只有你寇少帥始有與李世民一較高下的能耐,想我楊公卿自大業十年在邯鄲起義,縱橫不倒,什麼人物沒見過,卻從未見過像你寇仲那麼高瞻遠矚,詭變百出卻不失忠厚之道的人,為你效力,本身已是一種稱心的樂趣。 寇仲給贊得尷尬起來,苦笑道: 楊公的讚賞,小子愧不敢當。我當然希望能和楊公並肩馳騁沙場,只是眼前形勢於我大大不利,故實不想楊公陪我一起吃苦。 楊公卿微笑道: 既是如此,少帥何不索性解散少帥軍,樂得逍遙自在,無憂無慮? 寇仲虎目閃亮,沉聲道: 我自出道以來,早習慣不斷掙扎求存,與強權的鬥爭,就像呼吸般自然。正因所遇事情都幾近不可能成功,到頭來仍為我與子陵一一擺平,我才從艱苦中感覺到其中的樂趣。今趟長安之行,更堅定我認為高門大族已腐朽人心,沒有資格為人民帶來幸福安穩的信念。看看李淵、李建成、李元吉等人,誰都該明白我的感受。李閥裡只李世民像個人樣。 楊公卿拍掌道: 說得好!我楊公卿自被李建成害得家破人亡後,一直是孑然一身,為的就是沒有任何牽累,做什麼都不會有所顧忌。 寇仲一震道: 李建成害得楊公家破人亡? 楊公卿若無其事的道: 此事勿要再提,只問少帥對老夫的提議願否接納? 寇仲伸出大手,肅容道: 難得楊公這麼看得起我寇仲,寇仲只有感激和歡喜。 楊公卿一把握緊他的手,雙目神光閃閃,道: 這事我思索良久,非是出於一時衝動,少帥今後要老將怎麼做? 寇仲道: 當務之急,是借王世充的力量以抗唐軍,楊公手下有多少可用的人。 楊公卿道: 我手下將兵給王世充左削右減,剩下不夠五千人,但都是追隨我多年的親信精銳,忠誠方面全無問題。 寇仲道: 我們的事,只許我們兩人心照不宣,楊公切勿在言行上露出來,免致惹得王世充起疑。 楊公卿用力再緊握他一下後,放開手點頭道: 少帥放心,老夫自有分寸。 接著嘆道: 少帥有多少成把握保住洛陽? 寇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