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供航行的僅僅一小條狹水道,而在看似平靜的水道上方,一張無形的、密不透風的火力網正等著他,莫說艇隊透過,就是一隻飛鳥也會打得連根羽毛都找不到。
他遵照陳雪江的戰術佈置,駛近積穀山島突然加速,緊貼礁石嶙峋的島岸躲進射擊死角,拉大艇距。他命令剛出口,艇隊還未展開,島上炮火就劈頭蓋臉砸下來。一時間,炮聲乍起,航道上沸水翻騰,各艇之間難以顧及。
他牢記住陳雪江“跳坑前進”戰術,即在陸地戰場,步兵衝鋒時踩著炮彈射擊的彈坑前進;一般一組射擊後,火炮瞄準資料做一次修正,不會重複打在一點上,剛剛形成的彈坑是最為安全的隱避戰壕。海面沒有彈坑,他就注意觀察水柱起落走向,跟著炮火延伸曲線前進,穿過一道道水柱,忽駛忽停,不開炮應戰,彷彿是參加一場盛典遊戲。
時而回頭看看,3艇也像他一樣在彈幕中穿插……
上午8時,陳雪江收到張家麟發來的第一封電報:
一路未遇敵情。
9時,收到張家麟的第二封電報:
已透過積穀山,遭遇島上炮火猛烈打擊,艇隊拉開距離,採用“之”字航行高速透過,無一傷亡。
陳雪江看罷電報,喜悅之餘,心中還是一塊石頭難以落地,命令魏垣武回電,要求艇隊警惕前方敵艦堵截,如遇攔堵切不可戀戰。
11時40分,收到張家麟第三封電報:
我在石塘角遭遇敵“丹陽”艦,與之周旋,進入犁頭嘴隱蔽待機。
這樣的電報立刻吊起大家的心,報文中未提透過,也未提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