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充分準備,有把握才發起攻擊;
二、在組織海軍和空軍行動中,要嚴格掌握對美帝國主義的政策,既不主動惹是生非,又不示弱的自衛原則;
三、從小到大、從實踐中訓練和鍛鍊部隊,為解放大陳、馬祖、金門及臺灣創造條件。
除了上述三點,軍委還要求:要充分準備,做最艱苦的打算。
出於保證戰時指導三軍協同作戰,軍委決定將浙東前線指揮部(代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部隊”)劃歸軍委直接指揮。
按照軍委要求,華東軍區很快在寧波組建起浙東前線指揮部機構,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委。前線指揮部下設海軍指揮所、空軍指揮所和登陸指揮所。這是解放軍建軍27年以來第一個三軍聯合作戰指揮機構,開創了一個初具現代化規模的戰時司令部。
王彥回憶他當年接受任務後趕到寧波報到的情景:“1954年12月,我跟著華東海軍參謀長馬冠三從上海坐汽車到了寧波,趕到‘前指’所在地一看,是江邊草馬路上的一座天主教堂。教堂看上去雄偉高大,屋頂豎立一個十字架,聯合指揮所就設在教堂內,院子裡到處都是無線電天線,汽車出出進進非常熱鬧,裡面的人不分晝夜地在工作。我們吃飯時候經常能和張司令碰見,他有時吃飯還要和我們研究登陸的隊形,用筷子擺在桌面上,演示使用單縱隊,還是橫隊。記得有一次,我們討論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迫擊炮射擊與強擊機的協同問題。迫擊炮是曲線炮,炮彈在天空飛行彈道是弧形的,正好與飛過的強擊機相遇,容易發生誤傷。最後他想出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