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下,第六十師、公安第十六師選調出游泳能手,成立了海上泅渡偵察組,進行長途武裝泅渡訓練。10月2日,偵察組一分為二,各由一名偵察參謀帶領出發,具體任務是,登上一江山島海門礁和擂鼓礁,勘察灘頭前沿陣地,抓回“舌頭”。機帆船拖帶兩條小船在一江山北小潭附近換乘小船,海門礁上設有固定哨兵,附近哨所駐有一個班兵力,一組負責抓哨兵,殲滅哨所之敵,二組觀察敵灘頭陣地。

18時20分,兩個偵察組行駛到一江山東忽起大風,勢若煮海,換乘後小舟根本無法靠岸,只好棄船泅渡。兩組登岸後,完成預期任務返回。風浪更兇,宗保岐率組返回途中小船傾翻,7名偵察員落水,無奈遊至一江山東北側兩千多米處百夾山礁石潛伏下來,眾人互相鼓勵:“活,活在一起;死,死在一塊!”兩天兩夜後,風浪稍平。10月4日他們堅持泅渡到大茶花島,行動中偵察員劉昌松不幸犧牲。

第六十師炮兵團團長趙舟在晚年的回憶文章中記錄了接下來發生的事:

一天下午,觀察所來電話,一聽聲音便知道是倪廣池。他報告說,大茶花島西北角的草叢今天與往常不一樣。聽到這個報告,我不覺一怔,心想這真是一雙銳利的眼睛,連一根草的變化都瞞不過他。

一江山島之戰(9)

約過半小時,他又來電話報告說,有小白旗向我們搖擺。

當時我們立即把這一情況向師首長報告。一會兒,來電話說,3147部隊(公安16師代號)首長來電話向你們表示謝意,剛才發現的是越海偵察兵隱蔽在大茶花發出的求救訊號。

10月5日下午,駐頭門山島第六十師炮團報告情況後,機帆船將活下來的6名偵察員接上岸。之後,偵察參謀宗保岐榮獲“渡海偵察英雄”光榮稱號。

透過空軍組織空中偵查照相,陸軍越海捕俘,海軍先後7次對島上防禦設施和登陸地段進行全面定位,加上頭門山島炮兵135個日夜一分鐘沒停止對一江山觀察,一份詳盡可靠的“三軍協同計劃表”擺上“前指”桌面。後來按照這份計劃表指揮作戰,幾乎沒有發生誤差。

與此同時,後勤保障準備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展開。

12月20日,“前指”召開後勤保障會議,副司令員林維先公佈了一組數字:“按照參戰部隊的百分之二十五傷亡人數計算,需800至1000的戰傷救護器材。按照實戰需要,應準備各種彈藥1728噸,並儲備817噸彈藥。各種艦艇油料5175噸。糧食、副食品,等大量供給物品。並在海門、路橋、黃岩沿海開設野戰醫院和傷員收容所。此外還要在葭芷鎮準備一個俘虜管理所,烈士遺體埋葬也要事先做好準備。”

除了這組數字,按照作戰方案和戰鬥編組,第一梯隊3個加強步兵營,按每排需乘一艘(LCM型)鐵殼登陸艇計算,共需56艘。第二梯隊步兵和直接瞄準火炮、M-13火箭炮及運輸救護所需船、艇共約125艘。而實際情況,華東海軍只有鐵殼登陸艇38艘、漁輪19艘。針對這一缺額,海軍在全軍範圍內調集所需艦船(從青島海軍基地和上海江南造船廠抽調),不足部分張愛萍親自到華東局和上海市委請求支援。

中共中央華東局書記柯慶施、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陳丕顯,得知前線急需登陸船隻召開緊急會議,動員工、商、港務局各界伸出援助之手,給予全力支援。很快,經過各方努力解決了各種登陸艦艇45艘、機帆船23艘,連同已有的支援艦隊在內,參戰艦艇達到186艘,於1955年1月13日集結到穿山港。

這些臨時籌集的船隻型別複雜,效能不一,多無戰鬥和通訊裝置,有的船員也不齊,只能臨時安裝通訊裝置和戰鬥設施。上海江南造船廠、海運局、打撈公司等單位再次給予支援,除臨時抽調一批登陸船艇,又抽調了舵工、輪機工、帆纜工等111人分配上船,實行土洋並舉,軍民結合的補救辦法。

浙江省人民政府在黃岩縣城組織了大量擔架、運輸、醫療救護、道路搶修等分隊和支前大軍。僅黃岩縣就組織了3100餘名擔架員和900多副擔架,海門區組織了4100餘人的支前大軍,保障2000餘噸物資和840噸油料作為及時補充,為保證作戰勝利充當堅強後盾。

省交通廳專門派人檢查了公路、橋樑、渡口、碼頭和船隻的安全情況,組織人力對不合格的部分進行搶修。省糧食廳根據駐軍情況設立了23處糧草站,保障部隊戰鬥需要。

(三)

陸、海、空三軍加緊戰前準備之時正值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