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公子之雅號,卻不知,敢於某一斗否?”
“他便是張楊……?呵,這傢伙看樣子頗為豪放,是條漢子。可憐歷史上的結局不是被人賣掉,就是被人俘虜,唉……”衛寧眼睛閃過一絲微不可查的惋惜,但卻是淡然一笑,對左右伺俸的府中僕吏吩咐道,“為我開封一罈!”
“張將軍既有此雅興,寧敢不奉陪?”楊奉帳下百人,能入座的大半卻是軍人,衛寧看張楊如此豪爽,胸中卻竟浮起一絲久違地豪氣。
雙臂赫然抱著一罈,在眾人驚訝的眼睛中,仰天倒灌起來。瘦弱風骨,儒雅氣質,卻在這時蕩然無存,不似一個文人,反倒多有一些壯烈大氣,更似一名征戰沙場的武將。
衛凱微微一皺眉,瞥過臉去,很是鬱悶。身旁卻是陳宮眼睛炯炯有神,看著衛寧這與平日裡截然不同地樣貌。
半晌,一罈美酒乾淨,張楊愣愣的看著衛寧,只看他一罈下去面不改色,眼神沒有半點迷醉,只能垂頭喪氣拱手道,“公子果非浪得虛名,末將甘拜下風!”
至此,衛寧一罈豪飲,卻是真真正正的贏得了幷州上下數十戰將的信服。
為人謀,要當人服,不僅要有足夠的智慧來出謀劃策,還需要手下大小諸將地信賴和支援。
出謀定黑山,隨軍平黃巾,衛寧大名,幷州上下卻有耳聞,但這是北方,幷州產勇士豪傑,而多輕文人。衛寧一干豪爽大氣作風,在此刻,才是真的讓諸將留下親近之色。
酒宴散去,衛寧卻也喝得有些迷亂了,任他酒量再好,被數十個北方大漢拉著狂飲,也會受不了啊……
好在這並非烈酒,也不需要像是和張楊一般以壇來喝,衛寧好歹總算撐了過去。
等眾人離去,楊奉卻是將幾名親信留下,其中赫然便有陳宮。
感覺到衛寧渾身酒氣,楊奉微微皺了皺眉頭,扶著衛寧頗有些擔憂道,“仲道無恙否?都怪我先前不識輕重,這些傢伙卻也太過莽撞了……”
衛寧翻了翻白眼,低聲道,“將軍不須多慮,這些酒水,還難不倒我……咳咳……還是早些計議大事吧!”
楊奉也知衛寧酒量,宴中卻也是多有阻攔,看了看衛寧模樣,只見他眼神雖有迷醉,卻也大半留有清澈,這才入席環顧眾人,咳嗽道,“諸位皆是我楊奉心腹,陳留曹操發檄詔邀天下諸侯共討董卓,諸位以為如何?”
密室之內,除去衛寧,便還有黃忠,衛凱,陳宮,廖化,另外一人……卻是穆順!
適才衛寧見張燕與陳宮並肩,還以為張燕已被楊奉引為心腹,如此看來,卻是因他手下黑山數萬大軍而不得不表示倚重了……
衛寧瞥了一眼陳宮,後者卻也炯炯有神的盯著他看。黃忠,衛凱等人卻也是死死盯著他,這個楊奉帳下第一軍師先開口了。
“咳咳……”衛寧微微咳了一下,這才道,“將軍如今作用幷州,河東,兵有十萬,但北有蠻夷為禍,西,南皆是董卓所迫,若不趁機除之,為時恨晚矣!況,董卓目無天子,倒行逆施,廢立皇帝,天怒人怨,是為不忠無義,而逆篡之賊。我舉大軍,可行大義,逐董卓,而清君側,放眼天下,幽州,荊州,揚州,益州皆為漢室宗親所控,卻又皆是庸碌無大志之輩,唯有冀州韓馥雖少謀決斷,卻乃是袁氏門生,必出兵,卻無大用。所以,天下諸侯,唯有將軍可成大事!”
“借諸侯之力,逐董卓,掌京師,奉天子以令不臣!”衛寧頓了頓,環顧左右斷然道。
第一百九十七章 諸侯會盟聚酸棗,袁楊兩門起爭端
操與陳宮逃亡路上,曾被告知一家老小避禍逃於陳留他誤殺呂伯奢一家,心起忌憚怨恨而棄他而去,曹操恐陳宮反悔引人來追,及到陳留見了家人這才心安。
然,曹氏從東郡避禍遷徙,事起倉促,家資大半為有攜帶,曹操欲起兵成事,財帛糧草卻是一樁大事。
最後還是經過他父親提點,曹操才設宴邀請陳留衛弘,以大志相告。
殊不知……在曹操未到陳留之時,衛弘卻早已收到了衛寧的一封信函。
“我早有心散盡家資,投效報國,然恨未遇英雄爾。衛弘雖有家資,卻無成事之能,孟德有大志,我願以家資相助,還望孟德匡扶漢室,力扶社稷!”曹操一番慷慨陳詞,衛弘卻也是一陣感慨“涕零”,只到最後,衛弘卻又肅然謹慎道,“非但弘以為孟德為天下英雄,便是我那遠在河東的侄兒,似乎對孟德也多有讚揚啊!請看!”
衛弘是一郡大族,曾舉孝廉,或是秉承了衛字一姓,也是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