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為帝室之後,非世家大族出身,我與此書與先生,便是求先生能夠為我參詳……”衛寧眯了眯眼睛,低聲道。
劉曄的手已經有些顫抖了。
衛寧能夠將這書帛放在他手中,便已經是代表正式將他引入心腹行列,劉曄身體不禁有些一熱,能得到衛寧的認可,或許別人會覺得興奮雀躍,但劉曄因為那層身份,更感到來之不易和激動。
他地心願不過是憑藉自己的才學能夠全力施為,本是對劉姓血脈而束手束腳,而如今卻是沒料到,衛寧竟然早已經站在了另外一個位子上,從這方面看待,他那層劉姓身份便沒有了多少關係,反而還讓衛寧少了許多忌諱。
劉曄也不是甘於寂寞的人,自然能從書帛中看出分量,衛寧這樣一表態,實際上,不論如何,他也沒了抽身而退的機會。
深深的吸了口氣,劉曄似乎也已經想明瞭其中的要害關節之處,不由得心中苦笑連連。
沒想到,他這層劉氏血脈,反而還成了衛寧的助力。
劉曄頓了頓,這才道,“衛侯若能有此決心,天下社稷自然將是一番全新氣象,但這其中阻力不少,正如同衛侯所言,天下世家大族把持權柄已積弱已久,若驟然推行此令,必然牽一髮而動全身。河東初掌三州,固然是收攏權柄的大好時機,但卻也是河東不穩之時,若稍有不慎,必然釀成大禍,還請衛三三思而行!”
衛寧點了點頭,劉曄看待問題地眼光自然是不差的,一席話卻正是戳到了衛寧最為擔憂地地方上來。正是蛇吞三州,還為消納穩固,若驟然推行必然帶動人心不穩,這個時代畢竟還是士族說話的時候,權利的穩固也正是有這錯綜複雜的關係一同構成,引起了人心不滿,一個處理不好,輕則階層動盪,重則勢力瓦解。歷史上曹操行為過激,至使陳宮,張邈引呂布入濮陽,正是士族力量反抗的最為直接證據。
衛寧自然是不會不注意這方面,而看劉曄漸漸平淡的臉色,衛寧卻也知道他已經約莫知道了自己請他的來意,不由再拜道,“敢請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劉曄連忙回禮,事已至此,也不得不走下去了。大漢消亡不過是大勢所趨,劉曄也沒有多漢室多少忠誠,而眼前這個柔弱少侯卻正是天下最有機會問鼎江山的人,既然要建新朝,痛痛快快的來個大革新也未必不好。
身為劉姓,一個註定沒落地姓氏,劉曄也是孑然一身,他又何嘗不能放手一搏?
“衛侯竟如此信賴下官,下官自然不敢有所怠慢!但我人微言輕,恐與衛侯大計未有多少助益……”劉曄俯首,低聲道。
“子揚先生既為光武皇帝子,阜陵王之後,卻不知道論及宗譜,該與當今聖上輩分何當?”衛寧眯了眯眼睛,這才笑道。
“聖上尊崇,下官不過沒落宗親,不敢擅自相認……若要查證,還需宗正校典,方能可知……”劉曄只能回道。
“朝中新定,前宗正幽州牧劉虞大人為公孫瓚所害,如今早空缺多時,我正意明日請朝,為先生以正身份!”衛寧擺了擺袖口,當即道。
“謝過衛侯!”宗正一職歷來為漢室血脈所擔當,權利可大可小,管理地自然便是皇室事務,算得上是當朝劉姓一族的首領了。自然,在現在這個職位可沒什麼用處,但卻足夠將劉曄地聲望拔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而劉曄這個代表皇室宗正的身份為衛寧搖旗吶喊助威,自然便使得衛寧站住了大義上的腳跟,再憑藉自己手上的軍權,必然便能與士族大軍有了叫勁的優勢。
第三百九十九章 召回
次日,衛寧入朝,查族譜,劉曄輩分為獻帝皇叔,請為宗
朝廷新定,宗正掌管皇族事務,宗廟祭祀不可缺少,事實上,如今皇室在朝之中能拿得出手的人卻也實在沒有,宗正之位空缺許久,如今驗明校對了劉曄的身份,以他的名望,擔當這個位子也並非不可。
算起來,劉曄沒落旁支皇室,如今一躍枝頭,成了劉姓一族炙手可熱的人物,也少不得引起朝堂不大不小的震動了。以衛寧如今的身份敏感程度,竟然會去提攜一個漢室之後,這到讓許多人覺得匪夷所思,其中事出蹊蹺,紛紛暗自揣摩起來。
但自從這一次上朝過後,衛寧又再一次蟄伏稱病不出,又讓所有人摸不清其中的一些關節處。倒是一些朝廷所謂的忠臣,有意向著劉曄試探了起來。而各方面勢力,惶恐謹慎的結交劉曄,妄圖從他口中探出些微口風,後者卻是口舌密不透風,讓大多數人無不遺憾歸去。
這樣一來,衛寧請封劉曄為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