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見到這種情形,自然為自己深得民心感到欣慰。八貝勒胤禩等人抓住時機,奏請康熙舉行“千叟宴“,以示恩隆禮洽,與民同樂之意。
於是,康熙決定在萬壽慶在北京西郊的暢春園宴賞眾叟,宴後送歸鄉里。差事便交了給胤禩去辦。
胤禩自一廢太子後被康熙所忌憚,這幾年雖然也還領著差事,然而卻並不得康熙的心意。此次一心討得康熙高興,為保證筵宴的成功舉行,千叟宴的準備更是做了十足十。不但讓內務府營造司的工匠為老叟們進出的各個宮門油飾了過木門座,盛宴周圍的殿宇房間也油飾一新,從而顯得更加光彩耀人,富麗堂皇。
到了二月中,入京老者已有數千人。其中不乏告老致仕的康熙朝官員。為此,原定的千叟宴不得不分為三次進行。
千叟宴說起來聲勢浩大,然則花費也甚是巨大。暢春園內三場千叟宴,康熙不但親臨,還命親王以下各皇子貝勒並宗親子弟等為老者斟酒,並在宴後賞糧賞物。林林總總下來,竟不下百萬兩銀子。
那些日子,胤禛沒少著急,在府裡頭的時候也難免跟自己抱怨幾句。
出神之際,已經進了宮裡。因為弘曆年紀不足八歲,因此胤禛只帶著黛玉弘時,先至乾清宮叩拜康熙,隨後和弘時兩個留在了康熙處,黛玉則往慈寧宮太后處磕頭。
慈寧宮裡頭也是經過了一番重新裝飾,太后正坐在正殿中,宮裡的妃嬪、先一步進宮的福晉等人說話。見了黛玉進來請安,忙叫人扶了起來,笑眯眯地道:“胤禛媳婦兒也來了?今兒可是不算最早的。”
黛玉起身笑回:“昨日還特意早早兒地就睡了,原就是想著今日要早些起來的。誰知道雖然起早了,卻在路上耽擱了些功夫。”
太后聽了,忙問:“可是有什麼緣故?”
“自然是有緣故了。皇瑪嬤不知,如今外頭大街上處處張燈結綵,許多百姓走在街上為皇阿瑪祈福祝壽。都說皇阿瑪以仁政施天下,是千古未有的明君呢。我瞧著高興,便叫車走的慢了些。”
宜妃坐在德妃下首,拉著德妃笑道:“哎呦,聽聽姐姐兒媳婦這張小嘴,真是會說話!”
德妃在眾人面前一貫溫婉端莊,聽了宜妃的話,帶了絲笑意點頭,卻不說話。
太后合掌道:“皇上在百姓中竟如此受人愛戴,實乃我大清之福。”
眾人都忙起身稱是。
太后賜了坐,黛玉跟眾人告了罪,便在德妃身旁靠後的位置上坐了。不多時,各個皇子福晉都過來了。慈寧宮裡頭請安告罪謝座之聲此起彼伏。
太后年老之人,雖是喜歡熱鬧,然也禁不住熱鬧。不一會兒功夫就覺得亂了,只叫眾人散了,到各自額娘那裡去說話便是。
黛玉和完顏氏兆佳氏跟在德妃後頭,一同至永和宮。
德妃今日一襲絳紫色三鑲三滾錦緞旗袍,眼色不是很搶眼,倒是極為符合德妃如今的身份。她在宮中乃是四妃之首,又和宜妃等人同掌宮務多年,實不必和年輕的嬪妃一般,靠著衣飾來出彩爭寵了。
戴著長長的金鏤空點翠甲套的手保養得極好,端起宮人送上的茶來,朝著黛玉幾個笑道:“坐罷,咱們娘們兒幾個說話,不必拘禮。”
黛玉三人都謝了座方才在底下一溜兒椅子上坐了。
“十三家的,如今胤祥的腿可好些了?這些日子宮裡頭事情也多,我也沒得打發人去問問。心裡頭可惦著呢。”
兆佳氏忙起身,恭敬回道:“多些額娘惦記著了。如今天氣漸暖,爺的腿已是好的多了。額娘又時時賞下藥材補品,十三爺也說要過來跟額娘道謝呢。”
胤祥自敏妃歿了以後,一直是放在德妃宮中教養的。因此,也是一直叫德妃額娘。
德妃對他雖然不及對胤禎那般盡心,然比著胤禛倒是多了點兒真心。
聽了兆佳氏的話,不由得笑道:“他這孩子也是個多事的。一家子人說兩家子話。他自小在我這裡長大,我看他跟胤禎沒什麼分別的。既是叫了我這聲額娘,難道白叫了不成?”
完顏氏也附和著笑道:“是啊,十三嫂不知道,前些日子額娘可總是念叨著你們呢。若不是宮裡頭規矩,早就出去看了。”
兆佳氏自然忙不迭地稱謝不已。
黛玉端著鬥彩雲紋小茶盅,坐在一旁微笑著聽著,也不插言。
冷不丁地聽到德妃說道:“老四家的,你們府裡頭挨著胤祥不遠,平日裡頭無事多照應著些。”
黛玉忙起身應了。兆佳氏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