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也未忘了。各人謝過了黛玉,方要說些話兒,便聽得外邊的小丫頭子回道:“薛姨太太寶姑娘來了!”
黛玉便知這是早到了幾個月的薛寶釵母女了。說道這二人,黛玉總覺得是不喜——俱是那面慈心狠之人。見她二人進來,只除了賈母,眾人俱都站起身來。
薛姨媽和寶釵進門就看到賈母身邊的黛玉和林謹。眾人見過了後歸座。薛姨媽便笑道:“都說是老太太會調理人兒,果然不假。不但府上的幾位姑娘個個是出色的,就連這位林姑娘也是通身的氣派,竟不像是老太太的外孫女,竟是嫡親的孫女了!”
黛玉心裡只暗暗冷笑,自己生在江南,長在林家,怎麼就像賈府才能有“通身的氣派”了?又見薛姨媽拉著林謹的手,只沒口子地誇讚。這裡寶釵細看黛玉,只覺得她穿著玉色窄袖夾紗襖,繫著水藍色薄緞裙,身上頭上也未戴著金玉飾物,只頭上一對鑲了金剛碎鑽的銀釵,鬢角用一溜兒藍寶的髮針彆著,耳上垂著的亦是一串藍寶做成的水滴耳墜子。又因著身材纖細,雖年紀不大,卻顯出一種天然風姿。
寶釵上前拉著黛玉的手道:“林妹妹果然是江南來的,這股子標緻竟是我們所不及的了。”說著,便將腕上一隻鑲了紅寶石的海棠花樣金鐲子褪了下來,道:“我和妹妹一見如故,妹妹可別嫌棄了。”
黛玉看著鐲子只笑道:“說起來我還在孝期呢,這些金玉之物也戴不得,寶姐姐倒給了我這個,我收了也不好,不收又怕辜負了寶姐姐的心了。”說著,命鸚哥兒收了,“咱們來的紅木箱子裡有一個雕漆的匣子,姐姐幫我去收了起來。”只說得寶釵訕訕的。
賈母便笑向薛姨媽道:“不是我說,若論起端莊,還得寶丫頭。素日裡也不見她怎的,這行為做事只叫人敬服,家裡這些個丫頭婆子那個不說她好?”
一句話只噎得薛姨媽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只得笑著道:“老太太過獎了,倒是府上的幾位姑娘,還有這位林姑娘都是好的。”
寶玉看看黛玉,又看看寶釵,只覺得一個如曉荷初綻之清雅,一個如牡丹初綻之豔麗,再看自家三位姐妹也各有風姿,便是眾人的丫頭也是各有各的俏麗可喜之處,只覺得心滿意足,巴不得就此過一輩子才好。
王夫人見寶玉又有了些痴意,便有些惱怒,又見黛玉剛剛給了寶釵沒臉,便衝著黛玉道:“大姑娘看著有些弱,可是身子不好?”
黛玉見王夫人臉上雖是笑著,可一雙眼睛盯著自己,竟似是惱恨不已的樣子,心知剛剛得罪了她,便笑道:“有勞二舅母惦著了,我自小身子便弱,如今也只是調養著罷了。”王夫人看了看賈母道:“不知現吃什麼藥呢?你薛姨媽家裡開著鋪子,若是要什麼只管說了,去鋪子裡取來便是了。自家親戚,也不要外道了。”薛姨媽也忙附和了。
黛玉只笑道:“多謝舅母姨媽愛護,我自來只是從飲食上調理便是了,古語說是藥三分毒,原先給我看病的大夫便囑咐我少吃藥,多食五穀鮮蔬呢。”
正說著,婆子進來回說外邊的管事媳婦找鳳姐和王夫人回話,賈母便讓眾人散了,只帶了黛玉三春寶玉瑾兒自去取樂了,寶釵見了,便也留了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偶上臺一鞠躬:諸位看官冒頭!
偶再一鞠躬,下臺
第5章
如今卻說黛玉來至榮國府住下,王嬤嬤在家時就得了林如海的囑咐,說著姑娘還小,在榮府內的一應人情奉往須得老嬤嬤精心著點,斷不能讓人說出什麼不好的話來,丟了林家的體面。因此除了送給各屋子主子的禮物外,王嬤嬤和瑞凝等人早就收拾出了許多的荷包絲帕玉石戒子小耳墜等物,預備著賞人,再有一小匣子碎銀子大銅錢,只散給那些粗重活計的丫頭婆子用。因此,黛玉和林謹來了榮府後,上有賈母疼愛,對下人又極大方,沒幾日眾人就只沒口子地誇讚林姑娘和林家哥兒。
黛玉倒不管這些事兒,早就寫了信給父親報平安,又說了些自己在賈府這幾日的情形。然後每日間只帶著林謹在老太太面前湊趣,或是和姐妹們談笑,或是一時散了自己指點著瑾兒背些《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認些簡單的字等,日子過得倒也甚是悠哉。
三春姐妹原就十分喜歡黛玉人物標緻,氣質清靈,又見她送的禮物——頭面衣料不說是精緻的,便是各人所送的棋盤字帖書畫,也是極為用心的,可見是把姐妹們放在心上了,因此更加親近黛玉。尤其是探春,見黛玉還送了趙姨娘賈環禮物,尤其是賈環的,和寶玉賈蘭的一樣,並不因著他是庶出便分了三六九等,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