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師已經出關了,你們請跟隨我來吧!”
聽到文中子出關的訊息,沈光如箭一般衝下後山,因為沈光早就想一睹文中子面容,到底是不是他想到的那個人。
文中子究竟是誰?神光為何如此匆忙?立青到底該做什麼?請繼續關注《隋唐幻化緣》'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 ; ;
第九章 王通見沈光,立青變藥師
聽到文中子出關的訊息,沈光如箭一般衝下後山,因為沈光早就想一睹文中子面容,到底是不是他想到的那個人。
大廳內,文中子穩穩的坐在上位,臉上一絲倦容,卻毫不影響他整體的精神面貌。大弟子譚書彬筆直的站於他左邊,雙手背於身後,其餘弟子分兩排按長幼順序立於兩旁。
文中子正在為弟子們講述著什麼,沈光興致沖沖的奔進來,看到文中子,雙眼忍不住淚水倏地往外流出來。
“王伯!”沈光激動的看著文中子,口中輕聲的叫了聲。
“孩子,你家中的遭遇我已經知曉。你不必難過了,來到這兒,就當作自己家,不要拘束”文中子慈祥的看著沈光,眼中露出一絲疼愛。
為什麼,沈光見到文中子猶如久別從逢的親人呢?他們到底有什麼淵源?
文中子,原名叫做王通,當年和沈光的父親同朝為官。沈光的父親名叫作沈玄,原北齊兵部寺郎兼戶部員外郎,可以調集齊國全國兵力。由於遭同列嫉妒,被陷害致死,而沈光年幼,母親獨自一人沈著沈光逃亡,在王通的暗中幫助之下,逃至吳興隱藏起來,從此再沒有露面。沈母因為思念丈夫過度,日日流淚,最終雙眼失明,而沈光則是靠打柴為生,卻因此練就一身好力氣。
再說王通如何成為文中子呢?
在暗中救下沈光母子之後,王通為好友沈玄辯護申冤,遭到彈劾。王通在被廷責之後,憤然辭官,最後在離開的時候,曾經向皇帝呈《中書》一書,只是可惜沒有一條被採納,最終齊國滅亡。而王通則是隱居山林,專研兵法以及天文等學術文章。也因此被許多文人雅士拜訪,在他有一定的道行之後,用道術封住太嶽山,因此才會消失在密林之中,只有有緣人才能夠進入其中。他因為《中書》一書著名,故弟子們尊稱他為‘文中子’。
且說文中子隱居山中,一心專研武學以及道。已有弟子十七人,其中譚書彬為大弟子,道義最高,武藝最好,處世為人也極為穩重,是最佳的掌門傳人。
沈光見到文中子,心中的疑惑豁然開釋。他料想中的恩人沒想到就是父親的好友,不過當年年少的他,也沒有想到如今的王伯成為世外高人。
沈光與文中子寒暄一陣之後,別凱帶領立青從大門走了進來。
文中子心中已經見過立青好幾次了,可是立青卻還是第一次見文中子。文中子見到立青的奇怪裝束沒有感到驚訝,倒是使得立青感到驚訝。
在立青的感覺世界裡,文中子應該是一個白髮的老者,長著一副二十出頭的容顏。而實際上,立青看到的卻是一個黑髮中年人,身穿一身青色道袍。
“師父,李公子來了”別凱走近後,鞠躬對文中子說道。
“嗯,我看到了”文中子向別凱點了一個頭,轉向立青。
“我可算見到真人了”文中子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對將來這個偉大的軍事家,既是充滿著好奇又是滿懷歡喜。
“您好!”立青尊敬的向文中子鞠了一個躬,“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呀?”
“叫我師父好了,能進得來,而且能夠在這兒適應的人,都是有緣人”
文中子轉身對譚書彬說道“書彬,現在他也是門下弟子了,以後你們多指導他,如何?”
“諾,謹尊師命!”說話人正是譚書彬。
立青站在那兒沒有動,腦子裡想到“我還沒同意呢!這兒的人都是這樣的麼?是不是應該先徵求一下我的意見呢?”
文中子看出了立青的心思,對著立青笑道“你的到來就是天意,你拜我為師,也是天意!”
聽到天意二字,立青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表示默許。而文中子恰似在等待著什麼!
對於看多了古裝電視劇的立青而言,立青知道文中子在等待他拜師。
立青在現代沒有過跪地磕頭的經歷,說起拜師也是不懂規矩。他突然雙膝下跪,連磕三個響頭“師父在上,受弟子三拜”
“師父,這…”譚書彬看到如此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