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起家。所以,他們出行時候的乘車、穿著的衣服都崇尚輕便,既體現不出與普通百姓的區別,起不到教化的作用,也體現不出官吏之間的等級、尊卑,擾亂了封建的禮法秩序。因此,劉啟便命令制定了系統的官吏車服制度,命令地方長官對此加以監督,並且將違反規定的官吏姓名上報朝廷,以便做出懲罰。此外,劉啟為了防止酷吏在執法過程中失去公允、用刑過重,命令司法部門減輕鞭笞之刑的力度與數量,並且將其制定為成文法。
漢朝立法裡規定,擁有十萬錢家產的人才能夠被選拔為官吏。因此那些當官的人大多數是出身富家、名門的子弟。這些人將很多不好的風氣,帶進了官場裡,對於國家的治理、百姓的生活造成了許多負面的影響。同時,一些具有真才實學的賢能之人,因為出身問題(漢法規定商人、贅婿、犯過法而被免職的官吏等人不能做官)或者是家產達不到要求,而不能被推選為官吏。這種情況很不合理,不利於國家、社會的發展與長治久安。因此劉啟下令,對官吏出身的限定做出了一定的放寬,並且把十萬錢的家產限定降低為四萬錢。這就為更多的人提供了做官的機會,有利於朝廷選拔合格、優秀的官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時的階級矛盾。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漢武帝的荒唐事(1)
他是可以和秦始皇比肩而立的歷史巨人。
對長生的渴望,卻使這位千古帝王做盡荒唐之事。
生命終會凋零,沒有不朽的巨人。
迷信的武帝
孝武皇帝孝漢武帝劉徹是個非常重視對鬼神祭祀的人。他即位不久,就前往當時漢代的祭祀中心——雍縣,在那裡,他隆重地舉行了祭祀五位天帝的郊祀儀式。從此以後,他經常每隔三年就前往郊祀一次。
漢武帝曾經求得一位神君,供奉在上林苑中的蹄氏觀。這位神君本來是長陵的一個女子,因為兒子夭折,悲哀而死,顯靈於她的妯娌宛若身上。宛若在家裡供奉她,百姓很多人都去祭祀。戰國時的趙國公子平原君都曾經前往祭祀,她的後代子孫也因此而地位尊貴、聲名顯赫。到武帝即位後,用隆重的禮儀將神君遷徙到宮中供奉。據說當時能聽見神君的說話聲,但見不到她本人。
寵信少君
當時有個叫李少君的方士十分有名。他隱瞞自己的年齡和出身經歷,經常自稱已經七十歲,沒有妻子兒女。能驅使鬼物,使人長生不老。他依仗方術遍遊諸侯各國。人們聽說他的才能後,就不斷地贈送財物給他,因此他常常有多餘的錢財衣物。別人都因為他不經營產業卻很富有,又不知道他是什麼地方的人,所以對他越發相信,爭著去為他效力。李少君天生喜好方術,善於利用花言巧語猜中往事。一次,他到武安侯的家裡宴飲,在座的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李少君就談起從前跟老人的祖父一起在某處遊玩射獵。這位老人小時候曾經跟著祖父,還能記得那些地方,滿座賓客因此都驚訝不已,對李少君更加敬重。
李少君在見到漢武帝后,因為能夠祭灶致福、避谷不食、長生不老而受到漢武帝的敬重。漢武帝就讓他主管方術之事。有一次,少君拜見漢武帝,漢武帝有一件古銅器,拿出來問少君。少君說:“這件銅器,是齊桓公十年時陳列在柏寢臺的物品。”過後查驗銅器上的銘文,果真是齊桓公時的器物。整個宮中都大為吃驚,以為少君就是神,已經有幾百歲了。
武帝受惑
李少君曾對武帝說:“祭祀灶神能夠招來鬼神,招來鬼神後硃砂就可以煉成黃金,黃金煉成了用它打造飲食器具,使用後就能延年益壽。壽命長了就可以見到東海里的蓬萊島仙人,見到仙人後再舉行封禪典禮就可以長生不死了,黃帝就是這樣的。我曾經在海上游歷,見到過安期生,他給我棗吃,那棗兒像瓜一樣大。安期生是仙人,來往於蓬萊島的山中,跟他情投意合的,他就出來相見,不相合的就躲起來不見。”於是武帝開始親自祭祀灶神,並派遣方術之士到東海訪求安期生之類的仙人,同時幹起用丹砂等各種藥劑提煉黃金的事來。
過了許久,李少君病死了。漢武帝並不相信他會死去,以為他是羽化成仙並不是死去。漢武帝繼續執迷不悟,還命令黃錘縣的佐吏寬舒學習李少君的方術。他派人到東方訪求蓬萊仙人安期生,但沒有人能找到。燕、齊沿海一帶許多荒唐迂腐的方士看到李少君能夠因方術而受到武帝敬重,就紛紛仿效起來,他們絡繹不絕地前往長安向漢武帝談論神仙之類的事情。
祭祀泰一神
亳縣人薄謬忌曾經把祭祀泰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