繹,也拍過了不少的電視劇。
李聽從母親明聖王后之意冊立大臣閔維重之女閔氏為王妃,也就是仁顯王后。但肅宗非常寵愛後宮張禧嬪,也就是後世被稱作妖妃的張氏,再加上張氏生下他期盼已久的子嗣,而貴為王妃的閔氏則長期入宮卻從未誕下子嗣。所以他一度剝奪了閔氏的地位。
不過五年後,幡然悔悟的肅宗又將閔氏復位,並把張氏降為禧嬪。幾年后王妃閔氏薨逝,那時李發現心有不甘的張氏曾經請巫師詛咒閔氏,想要重返王妃之位,因此下旨賜死張氏,並且下達了往後的君主不得以嬪御登后妃的旨意。最終張氏飲了毒酒含恨而亡。
史書記載李死於1720年,清朝賜諡僖順大王,葬在高陽明陵。想不到竟然在這裡發現了他的墓,看來高陽明陵的那個墓應該是個疑冢,真正的合葬墓卻是在這裡。”王樂樂解釋道。
聽完了王樂樂的介紹,陳子楊感嘆道,不愧是幹考古的,這張口閉口的就能把史書背出來,也真是難為了王樂樂的那個小腦袋了,怎麼能記下這麼多的知識。不過隨後陳子楊仔細想著王樂樂的話,點了點頭,這就對上了,這才是二凰求鳳的格局。時間也對上了,難怪這裡會有康熙時期的痕跡,與王樞機同樣的玉石棺材,估計這個墓是康熙派人幫助修造的。
但是帶隊的連長顯然沒把心思放在這個墓室主人的身份上,而是趕緊招呼了周圍計程車兵們過來,想要開啟這個棺槨,此時那些東朝士兵們都被四周的四個陪葬坑裡的陪葬物品吸引了,每個人身上裝的都是滿滿當當的,雖然這些東西他們拿出去了也到不了自己的手裡,但是在這裡短暫地過把富人的癮也是可以的。
陳子楊很不明白這名連長的舉動,按照正常的科考程式來講,既然科考隊已經安全的到達了這裡,就應該把剩下的事情交給後續的人員,從而慢慢地發掘這些歷史遺物,但是這名連長顯然不在乎這些,而是更想第一時間的就把棺槨開啟。
那些士兵們扔下了手裡的珠寶和黃金器皿,一起圍了過來。將近100平米的石制棺槨蓋子非常的沉重,所有的人都使上了力氣,甚至有些人把撬棍都用上了,也不在乎這些工具會不會破壞這棺槨的完整性。
終究是人多力量大,再加上這個棺槨蓋子上面雕刻的滿滿的花紋,也讓這個棺槨蓋子的重量減輕了不少,二十多個人抬著棺槨蓋子,緩緩地向門口的方向推動著,隨後“砰”的一聲,這個棺槨蓋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掉了下去,摔成了兩截。
看著這件歷史文物的慘樣,王樂樂的眼角明顯的跳動了一下,隨後的半邊棺槨蓋子也被推了下去,在整個石棺槨的裡面,竟然還是一個稍小些的木質棺槨。這倒沒有讓陳子楊感到意外。凡是這種級別的棺槨,套七八層的都有。不過最讓他感到意外的,是裡面第二層的這個木質棺槨,竟然好像是由一整根的木頭雕刻而成。直徑將近十米的一個棺槨蓋子,這需要多粗的一棵樹才能夠做成!
依照同樣的方法,眾人正在開啟第二層的木質棺槨,木質棺槨的縫隙與石棺槨的口沿之間多少有一些距離,那些撬棍之類的工具也可以伸進去,別看這個是木質棺槨的蓋子,同時比剛才的石制棺槨的蓋子小了一圈,而且木頭的密度也沒有石頭的密度大,但是這個棺材蓋子的重量竟然不亞於剛才的石制棺槨蓋子。眾人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這第二層的木質棺槨蓋子開啟。
第二層棺槨開啟之後,裡面露出的東西讓這些人全都嚇了一跳,沒有想象中的陪葬品珠寶,也沒有想象中的棺材,第二層棺槨蓋子下露出的竟然是一片金黃色。
第124章 金角銅棺
第二層的棺槨蓋開啟之後,所有人看著棺槨裡面的東西都愣住了。只見第二層棺槨下面竟然是一張巨大的黃布,或者說是用一張巨大的黃布畫的一張巨型符。
看著這張複雜的符,陳子楊愣住了,他竟然不認識這種符的畫法代表了什麼,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就在此時,有一名東朝士兵掀開了這張符的一角,陳子楊看到一團黑氣從黃佈下面撲了出來,他急忙大喊一聲,想要制止這名士兵。
雖然語言不通,但是那名士兵顯然明白了陳子楊的意思,又趕快把它掀起的那一角蓋了回去,陳子楊趕緊讓林雪萍跟所有的東朝士兵們說了一聲,這個東西在他們沒有研究明白之前千萬不要動,不然的話,這些人很有可能全要交代在這裡。一路上陳子楊數次挽救了這些東朝士兵的性命,他們也還算是配合,在那名連長的命令下,都微微的後退了幾步。
“劉師弟,你是茅山符師,這個東西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