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時候,臨海市就是當時清朝幾個最大的林場之一,直到現在臨海市的林場也依然存在,不過現在早已經不再砍伐木頭了。從人砍馬拉,到停止砍伐前的火車運輸,整個臨海林場就是一箇中國林業近現代的演化史。
陳子楊記的他小的時候這裡山上的樹木非常的多,以至於他最開始學會寫字的時候,把“臨海市”錯寫成了“林海市”,足見這裡的木材資源是多麼的豐富。
臨海市不光只有木材資源,礦產資源更是豐富。臨海市下屬各鄉鎮的煤礦、鎂礦、鉛鋅礦以及大核桃鎮的鐵礦等礦產資源應有盡有。甚至在鴨綠江對面的東朝僅一江之隔的山區,也有一個全亞洲排名第三的稀土礦。如果不考慮國家之間的界限的話,整個這一片長白山山區全是礦產資源。而且資源的質量非常的上乘。
就拿大核桃鎮的鐵礦來講,當時這裡的鐵礦石的含鐵量基本都在70%以上,那可真是純純的鐵疙瘩,鐵礦中的富鐵礦。不然的話,當初日本人也不會費那麼大的力氣建設這裡了。當然,這麼好的鐵礦石現在早已經開採光了。
八十多年前,日本人佔領了東三省,到處搶奪各種資源貫徹執行他們的“以戰養戰”的策略。當時的大核桃鎮只有三戶放牛為生的農戶。後來日本人在這裡發現了高質量大儲藏量的鐵礦,於是在這裡修路建房,才有了現在的大核桃鎮。
當時的大核桃鎮不像其他的一些城鎮是被日本人佔領的,這裡是被日本人建造的。當時在這裡居住的有一大部分都是日本人,所以溥儀藏在這裡的安全有所保障。
本來日本人是想安排溥儀從這裡經朝鮮去日本,卻沒想到原子彈的爆炸加速了日本的敗亡。溥儀還沒來得及走,日本就宣佈投降了,無奈之下的溥儀便在這裡宣詔退位了,這才有了龍隕之地一說。
第32章 失業了
新中國建成之後,大核桃鎮鐵礦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在地方政府接手後,大核桃鐵礦逐年換代升級裝置,乾的也是紅紅火火。
大核桃鎮上的居民,基本都是大核桃鐵礦的職工或者是職工的家屬。陳子楊的父母也是如此,兩人都是礦上的職工。陳子楊從小就在鐵礦開辦的礦山子弟學校上學,大核桃鐵礦子弟小學,大核桃鐵礦子弟中學。也就是在大核桃鐵礦子弟中學,陳子楊被血靈碑嚇得三年沒敢去男廁所。
這個小鎮的人簡單而樸素,這裡的生活寧靜而安逸。正是這樣的原因,再加上老道當初的告誡,囑咐陳子楊以後工作了不要離家太遠。讓陳子楊這個懶人大學畢業之後沒有像他的其他大學同學那樣選擇留在那些一二線的大城市工作,而是回到了他的家鄉,回到了生他養他的大核桃鎮,過著簡單而寧靜的生活。
因為陳子楊是個大學生,再加上他父親是礦上的老職工的關係,他很容易的成為了礦上的正式職工。陳子楊剛工作的時候是2004年,那個時候正趕上了礦上效益最好的時候,再加上當時鐵礦的加速發展,鐵礦正在引進資訊化軟體,而陳子楊大學所學的專業是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是一個連他也不知道這個專業是幹什麼的專業,於是他就被分到了鐵礦機關的資訊科工作。
在當時來講,一畢業就能進到鐵礦的機關工作,讓人羨慕不已。
陳子楊在資訊科的工作很簡單,也很輕鬆。每天他只需要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把前一天系統自動採集好的資料整理並且錄入系統就可以了。
除了偶爾打幾條sql語句幫助別人查詢一下資料之外,基本沒什麼事情可幹。再就是極個別的時候遇到突發情況導致的系統崩潰,只要按照外包軟體商給的操作說明書除錯幾下就行,要是還修理不好,就打電話給外包軟體商,讓他們派人遠端網上修理。
這個時期的陳子楊的生活是最愜意的。剛剛大學畢業就拿著幾千塊錢的工資,上班的時候喝喝茶水,看看報紙,和同事們吹吹牛皮,小日子過的甚是滋潤。對於一個像他這樣沒有上進心的懶人來講,這無疑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可惜好景不長。也不知道為什麼,幾年之後鐵礦的效益慢慢的開始下滑,又過了幾年,鐵礦甚至到了破產的邊緣。陳子楊認為最為搞笑的事情是,別的總公司給子公司的任務都是讓你賺多少錢,可是當時上級給大核桃鐵礦的指標是每季度的虧損不要超過多少錢!可見當時鐵礦都不景氣,大環境就是如此。即便是如此寬鬆的政策,依舊沒法制止鐵礦經濟的下滑。
大核桃鐵礦一個季度的虧損指標只用了一個月就超額完成了!
作為礦上的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