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勁兒的喝酒,一邊哭一邊喝,哭完就喝,喝完再哭,一直把她自己喝的趴到桌上了才算完,王家的幾個女眷攔都攔不住。最後馬寡婦喝的不省人事,被王吉利的老婆和陳子楊的二嬸送回了家,才算了事。老道喝倒了之後也是被大家夥兒給抬回了他的家裡。
陳子楊已經一天一夜沒有回家了,之前他跟他的媽媽說昨天晚上在老道家過夜,陳媽媽允許了,他可不敢說是準備跟著捉鬼去,不敢讓他的父母知道捉鬼的事兒。匆匆的吃過了幾口飯之後就跑回家睡覺了,他也是真的累了。
陳子楊晚上又來到了老道的住處,本想玩玩遊戲機,看看錄影什麼的,卻發現老道的酒竟然還沒醒呢!或者說這老道又把自己喝多了,老道趴在外屋的桌子上,喝的本來通紅的大紅鼻頭更紅了,桌子上擺著一碟灑了鹽的油炸花生米和一壺酒。
老道喝酒的時候喜歡就著花生米喝,這點陳子楊是知道的,各種各樣的花生米都可以,帶殼的或者不帶殼的,幹炒的或者油炸的,生的或者水煮過後拌芹菜的,只要是花生米老道就能就著喝上幾口。
老道今天智破血靈棺,也是高興的很,再加上他被王家人吹捧了一天,說他是什麼神仙下凡,什麼法力無邊,老道被吹噓也有點找不著北了,看見陳子楊進來終於有了炫耀的物件,於是藉著酒勁對陳子楊就吹了起來,天南海北的吹。
陳子楊一直沒出過這個小山溝,也樂得聽老道講一些外面的故事,時不時的他就問老道幾個問題,卻想不到老道迷迷糊糊之下竟然有問必答,雖然老道喝的舌頭都直了,但是從老道的話語間,陳子陽知道老道說的應該是實話,這一套卻把老道的身世套了出來。
“師傅,你叫什麼啊?”
“貧道道號博馳。”
“我是問你叫什麼名字。”
“貧道俗家姓鬱,名問忠。”
陳子楊心想老道的這個名字真奇怪,叫什麼不好叫個鬱悶中……陳子楊繼續問下去,卻驚喜的發現老道竟然是師承的茅山!茅山派啊,天天看林正英的錄影帶裡面,穿著黃色法衣,降妖捉鬼無所不能。
天啊,老道是茅山派的,豈不是說他陳子楊也是茅山派的了麼。不過為什麼老道的道袍不是黃色的,陳子楊不太明白,在他的印象中,茅山道士都應該身穿黃色的道袍,手拿桃木劍的。
其實當時的陳子楊都不明白茅山派和道教有什麼關係,是不是一回事?他只不過透過林正英的電影錄影才知道了茅山。
不過一想到他自己竟然和林正英演的道士是同宗同門,陳子楊不禁激動起來,繼續追問下去。
這一問不得了,老道竟然還是個抗日英雄的後代。
話說這鬱悶中老道的父親是土生土長的江蘇省金壇人,自小便出家在茅山九霄宮,練就了一身硬功夫。1938年的時候,陳毅元帥和粟裕將軍率領新四軍在茅山開闢了茅山抗日根據地。因為這茅山上山深林密,所以茅山上的三宮五觀也常常是新四軍活動的地方。茅山乾元觀甚至還曾經是新四軍的司令部。
當時茅山上的許多的道士都給新四軍帶路、探情報、送訊息、抬擔架、看護傷員、備糧籌款等等,甚至有的直接參加了新四軍。由於日寇在茅山到處受到打擊,所以他們認為茅山道士都是通新四軍的,想把道士們都斬盡殺絕。
1938年和1940年,鬼子先後對茅山地區進行了兩次慘無人道的大掃蕩,茅山的三宮五觀被鬼子破壞得名存實亡,道士們慘遭殺戳。
老道的父親當時二十多歲,本想安安穩穩的當個道士,與世無爭,誰知道卻親眼看著自己的道友們在掃蕩中死於非命,鬼子見道士就殺,甚至連十一二歲的小道童都不放過。
命不該絕的他躲過了兩次大掃蕩,從屠場逃出的他不再糊塗了,在第二次掃蕩的時候老道的父親趁亂憑藉一身硬功夫和地形偷襲殺了三個鬼子,拿了鬼子的肩章當憑證,下山直接參加了新四軍。
九霄宮位於茅山大茅峰巔,在抗日戰爭的後期鬼子佔據了九霄宮,留下了一些道士給他們打雜。鬼子佔據大茅峰九霄宮這個制高點,對茅山地區抗日軍民的活動妨礙很大。新四軍數次偷襲、強攻不克,最後無奈之下,在1944年5月的時候,新四軍趁鬼子換防的間隙,在九霄宮全體道士的幫助下將九霄宮燒掉了。
火燒九霄宮之後,老道的父親對當道士徹底的死了心,因為他殺鬼子有功,再加上他一身的好功夫,當新四軍沒多久就當上了班長。
可惜好景不長,老道的父親自小便深居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