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他的工兵知識也能夠幫上不少的忙,讓他去協助王川籌措裝備是再合適不過了。
而陳子楊和楊雷則去圖書館查閱有關渤海古國的一切資料,畢竟他們要去的地方是渤海地宮,正所謂知己知彼,如果能夠對渤海國的人文文化,以及那個時期的建築風格和常用的建築構造有所瞭解,對他們今後的行動會有很大的幫助。楊雷本來就是學地質和建築的,讓他和陳子楊搭配幹這個活也是相當的合適。
反正後天才能夠拿到圓盤上的圖案,所以幾個人正好把這一天多的時間利用起來。找了個地方,簡單的吃了一頓飯,王川就開著車把楊雷和陳子楊拉到了京城的圖書館。
看著面前宏偉的圖書館,楊雷又開始貧了起來,感嘆道:“要不聖賢總說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可是真他奶奶的對,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想不到畢業都快10年了,竟然還得往圖書館裡頭鑽。也不知道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這一看書就想睡覺的毛病,改沒改過來。”
陳子楊也覺得楊雷說的很有意思,從他大學畢業的那一刻開始,他想過自己將來會做很多事情,可是唯獨沒有再進圖書館這一樣,不光是楊雷,就連他上學的時候也是一進圖書館就瞌睡,他大學時進圖書館的唯一目的,就是偷摸的看那些顏值比較高的女學生。
京城的圖書館真的很大,兩個人一路邊問,邊打聽邊諮詢,來到了四樓,他們所要查閱的資料大多數應該在這裡。兩個人找管理員提出想借閱一些有關渤海古國的書籍,這位管理員在電腦上把書單調了出來,渤海古國的書籍竟然不下2000多本,這可把兩個人嚇了一跳。
不是說渤海古國的文化淹沒殆盡了嗎?這怎麼隨隨便便的一搜就有2000多本!這後人也太能琢磨,太能寫了。
2000多本書是肯定看不過來的,只能撿重點看。於是陳子楊讓這名圖書管理員按照他的要求再次篩選了一下,去掉了一些不相關的知識類別,比如說整個渤海國的歷史,日常知識,文化發展史之類的這些東西。而是把重點放在了建築結構、武器的種類、銅鐵類的鑄造工藝以及一些關於渤海古國的墓葬知識的書上。
雖然檢索條件苛刻了很多,可是餘下的書籍也有300多本。兩個人一咬牙,各自先借出來了一套叢書,坐在了圖書館角落裡的桌子旁,開始看了起來。
第155章 出門遇貴人
渤海有古國,其名為震,分五京而治之,歷之興衰。
其實陳子楊對渤海古國多少還了解一些,渤海國的行政區劃法劃分,分為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其中的西京鴨綠府就是今天的吉林省臨海市。
特別是在渤海古國覆滅之後,渤海古國的一部分殘餘分裂出來,成立了定安古國,定安古國的首府就設在了鴨綠府臨海市。渤海古國被遼所滅,後期的安定古國成為了抗遼的中心,不過陳子楊對渤海古國的瞭解也僅限於此。
陳子楊和楊雷兩個人往返於圖書管理員與座位之間,不停地更換著一本本的書籍。半天的功夫,兩個人看的是一個腦袋兩個大,頭疼不已。
不過好在這個時候看書並不像上學時那樣需要死記硬背,把知識全都記住,而只需要瞭解一下相關的知識就可以了。而且兩個人對這些東西也比較感興趣,人就是這樣,對感興趣的東西往往記得比較牢,記憶起來也比較快。
可就算是如此,直到晚上圖書館快要閉館的時候,兩個人加起來也只看了幾十本書。各自借了幾本書,兩個人來到了圖書館邊上的一個快餐店,一邊吃著飯一邊接著看。這個時候,有一個人端著餐盤,坐在了他們的身旁。
“看來兩位好像對渤海古國很感興趣,不知道你們在找關於渤海國哪方面的書籍,我可以給你們一些介紹。”這個人在陳子楊的身旁坐下之後便向他說道。
聽到了這個人的話,陳子楊抬起頭來看著他,只見他面前的這個人瘦的跟一根麻桿兒一樣,戴著一副厚厚的玻璃瓶底一樣的眼鏡,竟然跟秦亮當初的那副眼鏡很相似,也是一派學者風範,只不過這個人很年輕,看上去只有二十幾歲。
“哦?你對渤海古國很瞭解嗎?不知道閣下是?”一聽說有人能夠幫上自己的忙,陳子楊抱著一絲僥倖的心理,想聽聽他說什麼,好歹好過自己這樣瞎貓碰死耗子,亂找一氣。
“談不上了解,我也只是喜歡看書而已,我是這個圖書館的實習管理員,你們這一下午一直在找渤海古國的資料,連吃飯的時候都在看,看來你們很著急,看看有沒有什麼我能幫上你們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