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總聯合會也相繼發表宣告,聲援臨海縣人民的拒日設領鬥爭。中國大地各大報紙也紛紛刊登文章,讚揚臨海縣官民英勇鬥爭,不怕犧牲的愛國精神,譴責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
至此,臨海縣拒日設領的鬥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它已經由臨海縣一縣的區域擴大到了奉天全省,擴大到了整個東北,又波及了全國。
聽說了這件事情的陳本忠和陳本義兄弟倆便決定到臨海市躲避張作霖的搜捕。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如果日本人成功了,那麼在日本人的地盤兒張作霖就無法搜捕他們。第二個,不管日本人成不成功,此時的臨海縣是全國目光聚集點,誰也不會想到兩個人會跑到這麼被人關注的地方,這一招就是燈下黑。
兩個人跟著張作霖的軍隊走遍了大江南北,經歷了無數的戰亂,此時的兩個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如何躲避張作霖的追捕,對到臨海縣之後的事情沒有想那麼多,反正被抓回去也是被逼著盜墓,說不定就死在墓的裡面了,還不如放手一搏,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當兩個人帶著母親趕到了臨海縣的時候,已經是1928年的3月了。此時臨海縣的拒日設領鬥爭已經獲得了全面的勝利,田中作已經受命悄悄地撤軍回國。臨海設領的大風潮剛剛告一段落,整個臨海縣的官民都沉浸在拒日設領鬥爭勝利的喜悅中,也就沒有人關注這三個外來者。
兄弟兩個從小就跟著父親盜墓,他們並不懂什麼叫做政治,常年經歷軍閥混戰戰火的他們對國家的觀念也很淡薄,但是剛到這裡的兄弟倆就被臨海縣人民高漲的熱情和那裡的氣氛震撼了。於是兄弟兩個人就決定留在這裡了,這裡的人都很熱情,這裡的人都非常的有血性,住在這裡錯不了。
在這裡居住了一段時間之後,兄弟兩個便愛上了臨海縣,這裡物產豐富,氣候宜人,景色優美,儼然就是一處世外桃源。可誰也沒想到好景不長,娘三個僅僅在這裡過了三年的好日子,九一八事變就爆發了,日本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裡就全面侵佔了東三省。
作為日本人早就垂涎欲滴的寶地,臨海縣自然首當其衝的被日軍重兵把守,同時他們在這裡開林場、開礦山,大量的木材、金屬、鐵礦、銅礦、煤礦等等資源被日本人源源不斷的掠走。
開礦自然就需要勞力,兄弟兩個就這樣被抓了壯丁,被日本人“請”到了大核桃鎮鐵礦工作。工作的話自然就要有工資,可是日本人發放的工資是連擦屁股都嫌硬的軍需票,根本就一點用處也沒有。
因為放心不下自己的母親,陳本義就用身上剩下的幾塊大洋賄賂了看管礦山的人,把老母親接到了礦山裡幹一些雜活,給工人們做做飯,打掃打掃衛生,雖然這樣的話讓自己的母親也受累了,但是也總好過她在外面孤身一人被活活的餓死。
日子一晃就過去了十幾年,大核桃鎮已經從一個只有幾戶人家的山溝變成了一座小城。大量的日本移民居住在這裡,整個大核桃鎮的日本人佔到了90%以上。母子三人就在礦山工人的宿舍中度過了最難熬的這十幾年的時間。
此時二人的母親已經六十多歲了,而五弟陳本忠也已經快要三十歲了。陳母之前的身份雖然是人質,但是一直被張作霖好吃好喝的供著,身邊還有兩個伺候的丫鬟,也算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了,這十幾年非人般的日子已經讓老太太落下了一身病,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這一年,老太太生了一場大病,眼見得剩下的日子不長。她的身體每況愈下,讓兄弟兩個焦急不已,可是著急有什麼辦法呢?誰都有死的那一天,只不過是兄弟二人不願意接受罷了。
老太太最愛吃的食物就是餃子,陳母也自知自己時日無多,躺在病床上的她向兄弟兩個人提了一個要求,希望能夠在臨死之前再吃一頓餃子,她已經十幾年沒有吃過了。
如果是在別的地方,兄弟兩個就是砸鍋賣鐵也能做出這頓餃子,可是在這裡卻不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大米、白麵、肉類、白糖以及其他的一些東西都成為了軍需品,這些東西尋常百姓就算是有錢也買不到,何況兄弟兩個還沒有錢。
別說是餃子了,就連玉米皮子做的窩頭兄弟兩個也只有過節的時候才能吃到一個,可就是這樣的窩頭兩個人都不捨得吃,他們先給自己的母親,母親吃飽了之後他們再把剩下的窩頭小心翼翼的收起來,直到窩頭快要壞了的時候才不舍地吃掉。
陳母這樣看似簡單的一個要求,卻讓兄弟倆個一籌莫展。陳本忠幾次的求著自己的哥哥,希望兩個人能夠聯手去盜個墓,哪怕拿出來一樣東西也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