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清泉本身就是水,水從地下湧出來之後才被稱為泉,那麼為什麼這句話要說清泉如水呢,這不很矛盾嗎?而且之前的那一幕我也見到了,鑽石當中流出的水頂多只有一兩杯,怎麼也跟泉水扯不上關係吧。”
經楊雷這麼一說,陳子楊也覺得有些不對了。清泉如水這句話本身就有些矛盾了,但是一想起了清泉兩個字,他馬上聯想起了之前老呂說過的墓室被水淹沒的事情。當時從那顆鑽石中湧出來的水可真稱得上是清泉了。
之前陳子楊還以為是因為這顆鑽石獨特的性質,導致打通了深井之後,深井連通了地下水。而正是地下水的湧入才淹沒了那個陵墓,但是把這幾點綜合在一起來看,陳子楊又覺得不是那麼回事了。
自己曾經下到過鑽石弄出的深井深處,那裡面只不過是一條幹燥的地下裂縫,這一點從裂縫壁上的痕跡能夠看得出來。墓穴的地下根本就沒有什麼地下的河流之類的東西,也就是說,當時從深井當中湧出的淹沒墓室的水,的的確確是從鑽石當中憑空出現的。
這顆鑽石能夠與土壤接觸之後能夠變異出某些特性,這一點自己已經親眼見過了。鑽石可以引動周圍沙塵的變化,同時當鑽石與黃沙接觸了之後,竟然冒出了水來。這一點與之前老呂描述的情景非常的相似,只不過很可能由於鑽石接觸的土壤性質不同,所以從這顆鑽石中湧出的水量也不同。
“清泉?水?清泉?水?綠澤之國?”陳子楊反覆的嘟囔著這幾個詞語,他總覺得這裡面有很多東西自己現在沒有摸透。
但是疑問歸疑問,別看這首詩只有短短的幾句話,不過留給兩個人的疑問實在是太多了,甚至於陳子楊覺得很有可能這句話是翻譯的人為了押韻而故意這麼寫的。在跟楊雷研究了半天之後,二人決定還是跳過這一句話,繼續向下研究。
“辰星東啟,環月千里至西,丙星一線,劍指蒼穹百里。”這兩句話應該就是劉教官觀星的最大的倚仗了。兩句話裡全有個星字,指的就應該是星象相關的知識,但是兩個人對這方面根本就一點也不瞭解。
不過兩個人也從這兩句話當中發現了一些疑問。第一句話用了一個距離的詞是千里,而第二句話也用了一個距離的詞是百里。本來這兩句話記錄的是星象與古國的位置,有一些代表著距離的詞語並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但是讓人奇怪的就是,一個是千里,一個是百里,就算古時候的記錄距離的長度詞語與現在的不同,可是千里這個詞所指的距離也太長了。
在按照從鑽石中湧出的水流的方向走了一段距離之後,這個劉教官就開始了觀星。在整個過程當中,劉教官一共停下了三次,觀測了三次星象的位置,可是這三次加起來走的距離也沒有多遠,與千里和百里這兩個詞根本就貼不上邊。
最後一句“三甲之約,一切重新輪啟。”這句話反而是整首詩句當中最容易讓人理解的,同時蘊含的意思也最少。三甲之約指的就是三個甲子,一個甲子60年,三個甲子就是180年,這句話指的就是鑽石需要兩百年才能重新開啟一次。
通篇的研究完了整首詩句之後,陳子楊和楊雷一致認為:“辰星東啟,環月千里至西,丙星一線,劍指蒼穹百里。”這兩句話才是關於古國位置的關鍵。但是兩個人全都傻眼了,因為兩個人根本就不明白這兩句話的意思,什麼叫辰星?什麼叫丙星?劍指蒼穹指的又是什麼?
“難怪劉教官會對自己選擇的挖掘地點如此的有信心,估計就是因為他明白了這兩句話的意思,看來咱們兩個還是把這件事情想的太簡單了,這個劉教官已經研究這首詩十五年了,他研究的應該比咱們透徹的多,僅僅五天的時間,我覺得咱們兩個不太可能會超過他了。”楊雷很鬱悶的說道。
“這樣吧,明天我去找他談一談,讓他給我詳細的解釋解釋這兩句話的意思,畢竟關於星相這一方面,咱們兩個都是一張白紙。”陳子楊知道這個時候應該是借鑑別人的研究成果的時候了。
“你也別太灰心,畢竟你才是這顆鑽石的有緣人,或許不是你現在破解不了,而只是時機未到罷了。”楊雷在一邊勸解著陳子楊。
不過隨後楊雷盯著這張白紙仔細的在思索著什麼,陳子楊很難得的在楊雷的臉上看到了認真的表情。
“丙星一線?我怎麼覺得這句話我好像在哪裡見過!”楊雷皺著眉頭說道。
第414章 狂風中的寧靜
“你說什麼?你見過這句話?你在哪裡見過?”陳子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這麼晦澀難懂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