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暫且把此事先放下了。
而眼下對牛輔來說最要緊的還不是查明為什麼大軍人馬會出現拉稀的狀況,而是該如何把董卓交付下來的任務給圓滿完成了。董卓可是給他一個明確期限的,必須在一個月內帶足夠的人馬到長安,若是超過了時限,這罪名可是不小。可以如今軍中人馬的狀況來看,沒有個十來天的休養,這路人馬是根本趕不了路了。
“這卻如何是好?”牛輔在回到自己的中軍大營後便是好一陣的思量。如今看來,要想及時把人馬帶到長安,靠著這些人馬已是不成了。唯一的辦法就是從西涼的其他地方抽調人馬前去了。而就目前西涼一地人馬的配備狀況來看,能派遣出充足人馬的,就只有守在隴縣縣城裡的馬騰所部了。
想到這裡,牛輔便又犯起了嘀咕:“這次的事情是從隴縣出來後才出的問題,難道一切都是馬騰他們做下的手腳麼?”但事到如今,他也不想過多地猜疑馬騰他們的用心了,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派人前去隴縣傳令,讓他們調遣人馬前往長安,而這些出了狀況的西涼人馬,則取代馬騰所部,駐紮進隴縣縣城。
不過兩三rì工夫,馬騰就率著麾下一萬多人出現在了牛輔跟前。看著馬騰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樣,牛輔一時間竟也不好追問其是否真做了什麼手腳了,只是說道:“因為軍中出了些問題,所以此番前往長安的事情就交給壽成兄你了。”
“末將必不負所托,全力幫助主公把那些反賊剿滅!”馬騰立刻應道。而在另一邊,馬超看著左右那些依然有氣無力的西涼軍士則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
第201章 風暴前夕(上)
() 所謂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轉眼之間,距離洛陽的那把大火便是兩月過去了。而這兩個月的時間是自從靈帝駕崩之後,整個大漢天下最是風平浪靜的兩個月,再沒有出現任何的戰亂,百姓們總算是可以安定下來了。
自從靈帝駕崩之後,朝野之中就興起了數次征伐與變故,先是宦官亂政,發難殺死了何進。隨後又是百官反撲,將宦官逼入絕地,宦官一黨不得不攜天出逃。隨後董卓入洛陽,更引發了一系列的動盪,直到關東聯軍以大義之名出兵,將洛陽城重新奪下,逼得董卓的西涼軍退到長安後,這長達一年之久的紛亂才稍告緩和。
但在一些人看來,關東聯軍奪下洛陽後必然不會就此止步。既然他們打出的旗號是興復漢室,誅殺亂臣,那自當繼續西進,從而一舉蕩平西涼軍了。可事實上,情況卻大出這些人的預料,在奪下洛陽城後,關東聯軍十萬大軍就裹足不前了。
隨後不久,一個接一個的壞訊息就傳了出來。先是洛陽城突發大火,剛剛入駐其中的關東聯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損失慘重。聽說有幾路人馬更是糧草短缺,一時半會根本無力西進了。隨後,因為糧草和功勞的分配,導致這支由十多路人馬組成的關東聯軍的內部也出現了分歧和矛盾。
本就對關東聯軍的種種行徑很是不滿的孫堅趁勢退出了聯軍。但隨後,便有一個傳言傳了出來,說他之所以引兵退卻是因為在那場大火之中獲得了傳國玉璽,他是因為不想將這玉璽交於他人,這才會立刻帶著自己人馬退出聯軍的。
如此一來,其他各路人馬自然不肯甘休了。於是就有好幾路聯軍隊伍向已經離開的孫堅所部發起了追擊,雖然最終沒能奈孫堅部何,但卻也終於激發了聯軍內部的矛盾。
有人開始以袁紹指揮不力為藉口公然向其挑釁,然後正言自己再不受其約束。也有人只顧著在洛陽城中掠奪本就所剩不多的財富,將連西涼軍都不忍心搶奪的百姓財產都一掠而空,然後卻又將一切罪名都安到了西涼軍的頭上。還有人則乾脆自顧而去,不再攙和到聯軍的事務當中,因為他們已經看出這支聯軍在奪下洛陽後徹底失去了再進的想法,現在他們只是一盤散沙而已。既然如此,那還留在洛陽做什麼?
短短兩月工夫,十萬眾的關東聯軍就分崩離析,再沒有了之前的浩大聲勢。如此,他們自然也不可能再西進長安,與西涼軍展開最後的殊死一戰了。
而當這些個訊息不斷傳出來後,天下心繫漢室的人們反倒開始擔心西涼軍會趁勢反撲了。畢竟一旦敵人勢弱,那正好是他們把主動權重新奪回來,再次把天下掌握在手裡的時候。所以,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到了長安城,大家都在看著董卓將會有何舉動。
而這一回的董卓卻顯得穩重了不少,即便早知道了關東聯軍內亂不斷,他也沒有再次提兵東向,而是繼續留在了長安城中。其實這倒不是他已滿足了現狀,而是因為如